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市人民政府2011年9月22日签署的《豫京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相关市县(即南阳市邓州、淅川、西峡、内乡县,洛阳市栾川县和三门峡市卢氏县,以下简称水源区相关市县)与北京市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合作,经友好协商,对2010年11月12日双方签署的《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框架协议书》进行以下补充。
水源区相关市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为南水北调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产业能否科学健康发展事关水源保护工程的成功实施,决定着未来工程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针对当前水源区相关市县产业层次较低、产业结构偏重、产业链条较短的实际,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决定加大合作力度,加快推动水源区相关市县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做好水源地生态建设,为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建立推进水源区相关市县产业发展合作工作机制
双方指定具体部门负责北京市和河南省水源区相关市县的产业合作等有关事宜,互通产业信息,保证工作沟通顺畅。
二、明确双方合作重点
北京市将充分发挥都市产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引导推动有关企业与水源区相关市县的食品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企业开展合作,帮助完善产业链条,提高其矿产资源、农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水平。同时,北京市将发挥智力、信息、资金等方面优势,在水源区相关市县的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园区规划、工业设计、品牌创建、企业培训、科技创新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河南省尤其是水源区相关市县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北京市企业来河南省投资创造良好条件。
三、促进产业园区交流合作
北京市鼓励支持和引导辖区内开发区(工业园区)与水源区相关市县产业集聚区结对子,组织开展各类合作与交流;引导北京企业在河南的产业集聚区内投资兴业。河南鼓励支持北京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企业在水源区相关市县进行工业园区的整体开发,参与标准化厂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平台建设。鼓励支持在产业集聚区内建设北京工业园。
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交流活动
双方在各自门户网站上开设北京市与河南省水源区相关市县产业合作专栏,发布市县情介绍、优惠政策、招商项目等内容,形成宣传和招商的平台。引导支持北京市、河南省相关市县区工信部门、产业园区和企业之间开展多形式、多层次交流合作活动。两地每年举办的重大招商活动,应重点邀请对方企业和人员参加。引导鼓励北京市有关科研院所和管理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与河南省水源区相关市县开展对接与合作。积极组织双方企业家开展考察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两地商会、协会等民间组织往来,扩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五、加大人才支持培养力度
充分发挥北京教育人才资源优势,鼓励支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河南省水源区相关市县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河南省方面将全力做好服务和配合,落实好相关扶持政策。北京将积极协调有关教育培训机构,为河南省方面开展中、短期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训提供便利条件。
本协议是原《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框架协议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具有同等效力,自双方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2013年12月 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