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今年能否“开门红”,这场大调研给出了答案

发布时间:2019-03-08 00:00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刚刚闭幕的全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尤其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的重要抓手。

    河南工业发展今年能否取得“开门红”,对全省经济增长大局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深入了解我省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抓好一季度“开门红”各项工作。

    日前,省工信厅厅长李涛带领调研组,对信阳、驻马店、洛阳三市进行了深度调研,并与三市负责人、相关市直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进行了深入座谈,为当地工业经济发展“把脉问诊”。

    河南日报记者全程参与了调研和座谈,通过实地采访可以感受到,各地信心坚定、干劲充足,形成了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好态势,新产业、新项目亮点纷呈,工业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同时,调研中多数企业也认为当前工业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困难较往年增多,对今年整体形势忧虑增加,亟需提振市场预期。

    在信阳市,记者随调研组先后到舜宇光学、天扬光电、中部半导体等电子企业以及羚锐制药了解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情况。舜宇光学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35.7%,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光学冷加工基地。天扬光电新上5条大尺寸液晶模组生产线已投产运营,年产能将达到1500万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信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天扬光电、舜宇光学、陆琪电子、国智恒北斗科技、谷麦科技、科大讯飞、榕基软件等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层次不断提升。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37家,完成增加值40.5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8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21.1%,成为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带动信阳市外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传统农区的驻马店市,近年来工业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批成长性好、支撑带动作用强的优势产业。记者随调研组到中集华骏灯塔工厂、鹏辉新能源、中多铝镁、海川电子玻璃等企业实地走访。中集华骏启动建设了集“自动化、模块化、数字化”于一体的半挂车智能制造工厂,生产体系的效率和效益、产品质量和品质都有极大提升,标准车型交货期缩短至客户下单后2小时,平均效率提升40%以上,用工量减少60%以上。海川玻璃是生产超薄电子玻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与德国公司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日产量从2017年的4.5万平方米提高至5万平方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目前公司日产量居国内同行业之首。鹏辉新能源主打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产品,去年新引进18650动力电池生产线,建设了全新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日产量翻番,生产效率提高116%,产品供不应求。 

    在洛阳,记者随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了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光电技术产业基地系统互联制造部、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的专用车1车间号、洛阳单晶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4—8英寸电路级硅抛光片生产线、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有色工业技术服务平台。中航光电的新能源汽车高压互连及充电设备解决方案已应用到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在通讯领域,中航光电去年底为韩国首个5G项目提供了整套光、电连接解决方案。在洛单集团,IC级8英寸硅抛光片项目不久前成功实现量产,有力推动了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技术突破。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洛阳近年来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2018年,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增长20%以上,一批带动力强的项目加快建设,格力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央空调项目开工,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制造智能工厂基本建成,去年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39亿元。

    省工信厅调研组认为,通过实地调研及综合工业稳增长专项协调服务活动反馈情况来看,多地预计增速高于全省,对工业增长实现“开门红”很有信心。多数省辖市都召开了一季度“开门红”贯彻落实会议,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力争春节前后集中开工一批项目,采取措施加快企业复工复产,争取实现首季“开门红”。多个省辖市一季度预计增速高于全省7%的目标,预计增速8%以上的6个。

    同时,2018年全力推进的“三大改造”加快实施,夯实了“开门红”的项目支撑。信阳市2018年244个“三大改造”项目总投资340.98亿元,全年完成127.38亿元、同比增长73.3%,工业投资增长超20%、居全省第二位。驻马店市2018年完成“三大改造”项目345个,实际完成投资792.4亿元、同比增长108%。洛阳市2018年实施“三大改造”重点项目296个,完成投资263.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9%。全省范围内“三大改造”的大规模投入,将有力支撑2019年工业增长。

    此外,各地为推动稳增长加大了企业服务的力度。洛阳市牢固树立“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理念,建立反映问题“列单、领单、办单、清单”制度,实行市、县两级首席服务员分包制度,提高服务精准度。驻马店市打出产业强市组合拳,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产业强市1+5、一次办妥1+9)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持续位于全省第一方阵。信阳市精心挑选39家企业,建立实行市级领导挂帅、相关部门一对一帮扶和首席服务员制度,确保将政策到实处。

    调研中也不难发现,一些制约工业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特别是续贷难度加大。人才和用工问题也越发明显,信阳、驻马店等地高端人才引进难。用电、用气等生产要素未能有效保障,冬季用电、用气高峰,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限电、停气、限气现象,影响正常生产。

    实现首季“开门红”,关乎全年经济运行的主动权。省工信厅调研组为此还提出了措施和对策:把项目建设作为关键抓手,狠抓复工复产、项目推进和“三大改造”。搞好企业服务,稳定预期和信心,对困难企业和痛点难题及时纾困帮扶,提振民间资本的投资信心。把金融支撑作为核心要素,针对当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系统性政策措施。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土地、电力、人力资源、物流运输等要素保障。调动企业能动性,集中要素资源,优化服务链条,重点培育以一流骨干企业、创新型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为核心的优势企业群体。(来源:河南日报  陈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