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老工业基地:从“共和国长子”到“新时代尖兵”

发布时间:2020-06-30 19:17 信息来源:新华社

  凭借卓越表现,中信重工近期再次荣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桂冠。前身为洛阳矿山机械厂的中信重工,坚持传统动能和新动能“双轮驱动”,不仅保持了原有的矿山机械制造的领先地位,还在工业CT、特种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领域崭露头角。

  作为“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洛阳拥有洛阳矿山机械厂、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阳轴承厂等一批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企业。近年来,这个市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老工业基地涌现出一批新时代工业“尖兵”。

  创新成为“不老药”

  科幻外形、5G技术、氢燃料电池、无人驾驶集聚在同一台拖拉机上。近日,由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打造的国内首台5G+氢燃料无人电动拖拉机在洛阳发布。

  ——由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打造的5G+氢燃料无人电动拖拉机在洛阳进行测试(6月11日摄)。新华社发(王恒 摄)

  作为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的成员之一,中国一拖(原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这款产品的主要研发者。“我们已在农机装备核心元器件、核心零部件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该中心有关负责人黄胜操说。

  为推进传统重工业转型升级,洛阳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三大改造”,使老工业企业焕发新活力。数据显示,当前洛阳88%的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三大改造”,今年将实现全覆盖。

  ——这是6月10日在中国一拖的拖拉机生产线上拍摄的东方红拖拉机。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这些企业依托创新争当制造业的排头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信重工在一个月内相继研制出国内首个可自由回转的防疫喷雾消毒机器人和室内防疫消毒机器人。“公司的应急救援类机器人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70%,今年一季度公司七项核心指标同比实现全面增长。”中信重工总经理张志勇说。

  “洛轴”完成高铁轴承设计制造、“洛铜”芯片新材料打破国外垄断、“洛玻”发展超薄电子玻璃……漫步在洛阳的几家老牌工业企业厂区内,一面面红色砖墙、一台台老机器诉说着往昔辉煌,一栋栋现代化厂房、一条条先进生产线见证转型蜕变。

  “四融”培育“生力军”

  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研发的高精度手机盖板检测仪,可以发现手机盖板任何细小瑕疵,而这一产品的问世,得益于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天使投资,使其科研成果迅速转化。

  洛阳市推动创新链和资金链有效对接。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设立科技创业种子基金,河南省政府给予洛阳50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基金,洛阳银行成立河南首家军民融合科技支行,给科创提供充足资金。

  洛阳市结合产业与院所,统筹军工与民用,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激发出创新“聚变效应”。

  从参与研制我国首台作业型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海斗一号”的中船集团第七二五研究所,到推动工业CT技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的中信成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洛阳科创成果不断涌现。

  “四通”引得“活水”来

  “90后”清华大学硕士何华曾在洛阳获得激光增材制造方面比赛的全国冠军,毕业后被引进到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从事研发与生产。目前,他生产的工业刃模具、高端五金工具等深受市场欢迎。

  成立4年来,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基地搭建起了以才引才、项目引才、机制引才、理念引才的平台,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基地执行主任马明星说。

  洛阳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和人才成长“四个通道”。

  洛阳市还推出“河洛英才计划”,决定5年内拿出不少于20亿元,力争组织引进创新创业团队50个以上,吸引5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来洛创新创业。清华大学教授邢新会、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一批领军型人才扎根于此干事创业。

  数据显示:2019年洛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6.5%,占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