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辉
2018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签约仪式上,共有611个、总投资3296亿元的项目签约,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109个。
这些签约项目集中在我省装备、食品、新材料、汽车、电子信息这五大主导产业,比如郑州市上街区政府与奥克斯集团合作的奥克斯集团空调生产基地、洛阳大河新能源车辆公司与重庆市宗申产业集团合作的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与中金集团合作的年产5万吨铜箔项目等,这表明,我省努力打造的五大主导产业正在产生集聚效应,对外来产业的吸引力大为增强。
通过连续六届的活动,我省已确立了坚持龙头带动、集群引进的总体思路。通过引入龙头型企业和基地型项目,催生“雁阵效应”,带动配套产业抱团跟进,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以上汽乘用车为例,2017年整车项目落户郑州,今年上汽发动机工厂投产,这次活动上,上汽乘用车又和郑州经开区管委会签约了上汽配套产业园项目,生产各类汽车零部件,可满足上汽整车一期二期项目整体的近地化配套。此外,郑州经开区管委会还在会上和海南钧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上海科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签约了汽车配件项目。位于郑州经开区的海马汽车也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全新智能纯电动汽车合作项目。通过这些产业链的引进,河南汽车业的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承接产业转移,要坚持专项攻坚,逐项突破。我省对制造业14个重点行业分类施策,高成长性制造业抓集群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抓龙头培育、传统支柱产业抓战略合作,瞄准价值链高端和终端环节强化选择性承接,有效推动了全省制造业向中高端跃升。以郑州航空港区为例,智能终端产业成型后,逐步转向承接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上游项目,已经落地的合晶集团年产240万片200毫米硅单晶抛光片项目上月底投产。会上郑州航空港区又和东微电子签约了先进集成电路芯片靶材国产化项目,成为助力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当前,我省制造业正处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爬坡期。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跨越“两大关口”,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前来签约的航天云网董事长李雪梅说:“航天云网作为推进智能制造的‘国家队’,全力支持河南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今年已经派出多批专家,参与河南省内企业的智能化。”华录健康养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锦说:“河南既是人口大省,也是数据大省,我们这次和焦作签约,投资50亿元建设民生大数据平台及智慧健康养老科创产业园,运用新一代前沿技术,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数据智能、产城融合的标杆园区,助推焦作‘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发展。”
我省作为活动的东道主和核心主办单位,既是主要推进方,也是最大受益者。前5届活动中,累计签约项目2366个。截至今年上半年,1355个承接项目建成投产,530个承接项目投资建设。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我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从2010年的32%提升至目前的52.6%,培育形成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80个、千亿元以上产业集群18个。大批承接转移项目落地投产,带动项目周边地区配套产业蓬勃兴起,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河南工业增长的主引擎、结构调整的加速器、转型发展的主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