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辉
“今年的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虽然压缩了规模和人数,但热度不减,除了邀请的客商外,山西、河北都派出了百人规模的代表团前来寻找合作机会。”省工信委负责人说,通过连续六届的打造,一省牵头、九省联动、部省合作、区域合作、行业合作、产学研合作的态势已经成型。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面临新的变化,国际产业转移向高端化、链条化、合作式发展。国内产业转移则呈现竞争合作态势,沿海发达省市结构调整加速了产业、资本、技术、人才溢出效应,深化区域联动和分工协作成为产业转移主流。
我省在这个过程中立足比较优势,积极探索出有效的产业转移推进模式。对国内沿海发达省市,以链条式、整体式、集群式承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优势企业走出去、优质资源引进来。对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则主要是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推动省内企业与国际制造业在技术、品牌、人才、营销平台和产品、市场等方面进行合作与共享,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
本次项目签约仍然体现着这种趋势,项目主要来源地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特别是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正在实施“腾笼换鸟”,产业外移动向明显。这次签约的项目中,北京的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产业,上海的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产业,广东的家电、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占据了不少份额。
随着“三区一群”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河南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引进人才,都出台了足够优惠的政策,并释放出巨大的诚意,达到了“滚雪球”的放大效应,“朋友圈”也随之越来越大。上汽乘用车在郑州生产出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海尔空调在郑州建成个性化定制工厂,格力也要在洛阳建设智能制造基地,这些知名企业的落户使河南相关产业迈上了新台阶。我省还强力招才引智,发挥创新人才的引领作用,以产业需求聚揽人才,以创新人才带动产业发展。森源电气引进电气专家曹宏、洛阳普莱柯引进著名动物疫病防控专家田克恭、鹤壁仕佳光子引进中科院研究员吴远大,这些人才的引进带动了企业的二次腾飞。
随着产业分工的持续调整重塑,未来的产业合作机制将会展现新局面。我省提出将深化区域定向合作,进一步拓展豫沪、豫粤、豫京、豫闽合作领域,完善对接平台,建立区域间利益共享的定向承接机制,推进合作共建产业园;深化国际产能与装备合作,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推动我省企业与相关方进行全方位合作,谋划建设一批中外合作产业园试点。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催生出多姿多彩的新经济。我省承接产业转移还将打好人才牌、智力牌,深化产学研定向合作,持续跟踪落实河南与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引入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强化多元承接,提高创新能力。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有效结合,利用好河南人才新政,广纳天下英才,为河南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