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河南频道10月17日电(记者李丽静)10月15日下午,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专家研讨会在郑州黄河迎宾馆举行。研讨会由工信智库联盟、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承办,来自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协会、高校等100多人参加论坛。
研讨会主题锁定在“推动产业有序转移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范斌认为,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是企业的自发行为,同时也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要强化企业在产业转移当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在政策引导、环境营造等方面着力,坚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之间错位发展。
据主办方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吕方介绍,此次研讨会是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的一项,这个对接活动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活动,自2010年以来连续举办了6届,累计达成产业转移合作协议2366份,技术转移合作协议650份,区域或行业战略合作协议24份,河南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达到6346.9亿元,成功将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发展成为五大优势主导产业。
随后,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贺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主任徐建伟、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分别作了《我国产业转移发展新趋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十四五”中国制造业产业政策调整与创新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借鉴及我国产业转移的类型与趋势研究》《双循环背景下的“中国制造”》的主旨发言。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从国际来看,产业转移不但是企业战略的调整,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从国内来看,产业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推动产业转移仍有较长的路要走。这次研讨会,政府领导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针对产业转移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可谓恰逢其时。通过研讨,大家进一步提高了新时期做好产业转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致希望通过加快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不断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