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工信办案〔2020〕113号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第123100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1-11 20:07 信息来源:办公室

杨炳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洛阳副中心城市 打造引领全省发展‘双引擎’提案收悉,已交办规划处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加快建设洛阳副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落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重要战略,着眼全省未来长远发展大计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洛阳制造业发展基础雄厚、后劲十足,加快制造业发展对于推动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意义重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洛阳市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推进会各项任务部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支持洛阳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实施《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支持洛阳市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从七个方面出台22条具体政策,推动洛阳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巩固提升优势主导产业。围绕洛阳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功能定位,重点支持洛阳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特色新材料、高端石化等优势产业,认定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55个、共获得奖补资金2600余万元,评选机器人“十百千”示范应用倍增工程项目27个、共获得补贴资金1027万元。三是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支持洛阳市发展壮大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认定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河南省重点培育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区,推荐洛阳大数据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支持洛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一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中国一拖、洛阳轴承研究所、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中信重工等分别牵头组建了智能农机、轴承、先进耐火材料、矿山智能装备与工艺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二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洛阳市连续4次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成功举办首届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工作座谈会、中国(河南)2018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等。三是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先后推荐中船重工725研究所、双瑞特装等企业申报国家重大技改转型项目,中航光电56Gbps高速连接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入选国家工业强基示范工程。

  (三)支持洛阳建设“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

  推动中国一拖、中信重工等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中国一拖与白俄罗斯明斯克拖拉机厂共同建立合资公司,目前,“东方红”拖拉机占据吉尔吉斯斯坦90%的市场份额。中信重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8个海外分公司或办事处、7个备件服务基地,实现国际化研发、制造、营销、服务布局。洛钼集团近年来累计投资60多亿美元先后成功完成澳洲铜金矿、巴西铌磷矿、刚果(金)铜钴矿并购,2019年7月完成了对瑞士路易达孚金属公司(现更名为IXM公司)100%权益的收购。

  二、下步工作谋划及意见建议

  洛阳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副中心城市,当务之急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要千方百计把总量做大、把结构调优。

  (一)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仍然是当家产业和吃饭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两者是融合发展的关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三大改造”步伐,坚持市场化原则,支持有市场、能生存、发展好、有前景的企业做强做优,努力实现“老树开新花”。依托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洛阳一拖打造国际先进的农机装备制造基地;依托中信重工等企业打造国际先进的大型矿山生产装备研发基地;依托万基控股、洛钼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二)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抓“新基建”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洛阳在电子信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等方面的优势,做好产业承接和技术升级,迎接政策和市场红利,实现高质量发展。依托轴研所、中航613所、格力机器人等打造国内重要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依托建龙微纳、中船725所、中钢洛耐打造国际一流的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

  (三)持续加强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推进两化融合。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二是推进两业融合。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引进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和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打造“工业设计之都”。三是推进军民融合。依托中航工业613所、中航空空导弹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实施一批军民两用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同时,持续增强区域协同联动。加强周边地市产业对接合作,有序推进洛阳与济源在冶金、石化、装备等产业的协同,与平顶山在新材料、新型建材等产业的协同,与三门峡在铝工业及精深加工新材料等产业的协同,重构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

  (四)持续引进和培育龙头带动型企业。洛阳拥有央属、省属企业96家,但超百亿企业仅9家,规模最大的万基控股在“中国企业500强”仅排名488位,中国装备制造百强企业还是空白,要坚定不移地引进培育一批百千亿级龙头企业。一是兼并重组整合一批。有针对性地引入下游环节和中高端产业企业,借用外部资源推动骨干企业优化重组。二是地企合作对接一批。加大与中国石化、中铝、中国化工、中信集团等央企对接力度,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三是创新突破培育一批。依托创新平台多的优势,加强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解决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

  (五)持续抓好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应把支持企业做优做强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结合起来,以蜂王型企业带动集聚一大批协作配套的工蜂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一是着力引导创新。引导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增强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成为行业“单项冠军”。二是打造专业队伍。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引进和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助力民营经济规范科学发展。三是提振发展信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六)持续加强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推进两化融合。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二是推进两业融合。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引进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和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打造“工业设计之都”。三是推进军民融合。依托中航工业613所、中航空空导弹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实施一批军民两用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攻关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同时,持续增强区域协同联动。加强周边地市产业对接合作,有序推进洛阳与济源在冶金、石化、装备等产业的协同,与平顶山在新材料、新型建材等产业的协同,与三门峡在铝工业及精深加工新材料等产业的协同,重构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

  

2020年6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