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推进我省氢能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加快氢能产业谋篇布局,先后印发《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郑汴洛濮氢走廊规划建设工作方案》,积极抢抓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机遇,重点突破氢能供给、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中高端和关键环节抢占先机。
一、加强统筹规划。深入落实《河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方案(2023—2025年)》(豫办〔2023〕11号),加快推进“7+28+N”产业链群建设,推动氢能装备产业链纳入第一批专精特新细分领域产业链,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制定专项方案,加强推进实施,努力实现“化点为珠、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聚焦氢能与储能领域,开展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遴选,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乡高新区氢能产业园、濮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二、提升创新能力。认定公布40余家省产业研究院,其中氢能产业领域共组建两家省产业研究院。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河南省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院,面向行业发展难题,部署氢燃料电池整车开发、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发等五大任务。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贯通氢能绿色制取、安全致密储输和高效利用等整个产业链,实现河南省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亚普汽车部件(开封)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河南省氢能安全储供系统产业研究院,与上下游企业、东南大学等紧密结合,已开展储供系统及其零部件方面的合作十余项,其中关键技术攻关项目6项。
三、拓展示范应用。积极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贯彻落实《河南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行动方案(2022—2025年)》,指导各示范城市积极拓展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场景,加快推动目标任务落实。郑州城市群第二示范年度新推广各类燃料电池汽车1065辆,累计推广车辆1740辆,纯氢运营里程超过2575万公里。开展绿色低碳发展重大标志性项目遴选,对包含氢能示范应用在内的已建成投运标志性项目进行梳理和筛选,11个绿色低碳发展重大标志性项目入选。其中安阳顺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CO2制绿色低碳甲醇联产LNG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进入标志性项目名单。顺利环保建成投运的项目利用焦炉煤气中的富氢尾气与石灰窑工业废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反应,生产绿色低碳甲醇,同时解决了二氧化碳有效捕集利用和氢源转化常规醇基燃料的难题。目前,该项目日均消耗二氧化碳330余吨,日产甲醇240吨/天,联产LNG170吨/天,是氢能有效利用的典型案例。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的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项目,配套9兆瓦风电、3.66兆瓦光电,建设2.5兆瓦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及氢气加注设施,是风光电耦合制氢的优秀案例。
一是推动绿色低碳制氢。开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并逐步扩大规模,加快发展绿氢制取、绿氢储运和绿氢应用等氢能产业研究,突破绿色低碳制氢核心技术,突破氢气纯化与定向除杂技术,推进工业副产氢提纯技术产业化。鼓励风光资源较好的豫北、豫西等区域,探索建设风电制氢、光伏制氢等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持续推动绿色氢源规模化发展,提升绿氢终端消费供给比例,逐步形成低碳、低成本、稳定可靠的制氢体系。
二是积极发展氢能装备产业。加快推进氢能装备制造生产,发展双极板、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推动先进适用氢能装备材料产业化,提升氢能装备关键材料、制氢装备、储运加装备制造能力。依托明泰铝业、氢储能源等企业,加快推进高强度铝合金、碳纤维、固态储能材料等氢能基础材料规模化发展。依托森思达新能源、陕耀新能源等企业,发展大型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设备、分体安装式水电解制氢设备。
三是提升燃料电池汽车竞争力水平。围绕氢燃料电池系统大功率、高密度、长寿命等发展方向,加快100-300KW级别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加快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制造,推动大功率级别燃料电池系统装机应用。依托宇通客车技术研发和品牌优势,做优做强氢燃料电池客车;依托宇通重工、新飞专用汽车、中原总机、奇瑞汽车等企业,提升氢能商用车制造水平;依托上汽集团、海马汽车、奇瑞汽车,加快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布局。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