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多次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持续开展民营经济领域宣传引导、教育培训,广泛凝聚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共识,持续提升民营企业队伍整体素质。今年5月份,根据国务院有关部委工作职能调整情况,我省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民营经济有关工作职能调整到省发展和改革委,统筹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河南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持办法》立法进程,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法规政策体系。加大形势宣讲和惠企政策解读,策划举办《政企面面观》栏目,累计播出134期。会同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等部门,紧扣“两个健康”主题,共同推进河南省民营经济“十大行动”,组织开展河南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市、示范县(市、区)评审,依托河南省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推动惠企政策落实。
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把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育企强企与助企纾困相结合,促进企业持续提升质量、规模、效益。坚持“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大力培育产业链生态主导型头雁企业,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2023年全省评定头雁企业100家,其中民营企业59家,占比59%。全省民营企业100强累计营业收入达14189.5亿元,同比增长20.4%。在全省28条重点产业链中,宇通客车等16家民营龙头企业担任11条产业链的盟会长单位。出台《河南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6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040家。争取中央及省财政资金3.5亿元,对68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24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进行支持。
三、开展助企服务活动。抓实用好“万人助万企”工作载体和“双长制”工作机制,建立专班化责任推进、清单化动态管理等四项机制,做好产融对接、两化融合对接等六项活动,开展数字赋能提升、要素保障稳基等八项行动,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驱动力、价值创造力、投资牵引力、生态支撑力。“1+18+N”帮扶机制日益完善,活动已成为全省经济企稳的有力抓手和向好的强劲动力。1个省工作专班运转更加高效,18个服务工作组驻地蹲点帮扶更加扎实,7.6万余名助企干部下沉一线贴企服务更接地气。平均每月开展一期企业家专题培训,企业家素质持续提升,助企干部服务能力同步提升。领导包联、专班化服务、督促督办、考评奖惩四项工作机制进一步为活动常态化开展提供制度保证。
四、推进中小企业交流合作。为更好搭建投资合作舞台、构建投资合作载体,持续推进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择优筛选20家科技装备行业企业通过线上方式参加第十一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近三届,累计组织120家优质中小企业现场参展,主展期参展人员达1000余人次,线上线下促成参展参会企业合作意向金额超20亿元。联合省委外办举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奥地利百年企业线上交流活动,与奥地利同行分享企业成长、转型发展和管理经验,介绍主要产品特色和国际化合作意向,洽谈合作事宜。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及省委、全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凝聚思想共识、引导民营企业家厚植爱国情怀。一是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抓实用好“万人助万企”工作载体和“双长制”工作机制,开展数字赋能提升、要素保障稳基等八项行动,建立产业基金、金融生态等6个助企强链专班,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二是强化宣传引领。积极参与“民营经济十大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强化教育培训,深入实施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培训计划,引导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整体素质,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努力。三是缓解融资难题。加强政银企保高效协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专精特新贷”等专属信贷产品的政策知晓度和服务覆盖面,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出台“一链一策一批”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河南方案,助力国家中小企业子基金尽快发挥引领撬动作用。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我们将认真汲取您的建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完善,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支持。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