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工信办案〔2024〕72号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7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1-07 11:29 信息来源:厅规划处

任红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并加大我省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力度”的建议已收悉,经与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快链主企业培育。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我厅会同各链长责任单位,对28个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进行梳理研究,开展制造业头部企业培育工作。对28个重点产业链中处于核心优势地位、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和竞争力有重要作用的企业进行全面筛选,共明确52家产业链头部企业。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规模实力、市场影响力、产业带动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五个维度,拟定5家一流企业、10家领航企业、37家链主企业,打造“5+10+37”河南省制造业头部企业矩阵。

  (二)强化资金政策支持。出台《河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财政政策》,实施制造业设备更新贷款贴息,对全省通过银行贷款实施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的制造业企业,年度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含配套软件)支出不低于500万元的,给予贴息。鼓励企业扩大技术改造投资,对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重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按照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补助,“头雁”企业给予不超过2000万元补助。实施制造业设备更新融资租赁补贴。对工业企业采用直接融资租赁设备方式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支持,按照设备融资租赁合同额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20%给予补贴。

  (三)深化企业服务。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上线运行“万人助万企”数字平台,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攻坚,着力提升市场预期。进一步完善助企强链机制,充分发挥产业基金、金融生态、上市培育、人才引育、税务服务、平台企业6个助企强链专班和18个驻地工作组的作用,丰富政策工具箱,增强服务精准度。全省累计派驻助企干部9.8万名、包联企业19.9万家,收集企业问题11万余个,问题解决率达到99.8%。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落实减轻企业负担各项措施。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以重点产业链头部企业培育为抓手,细化政策配套措施,真正发挥链主企业龙头拉动、创新引领的作用,带动重点产业链提质升级。

  一是制定链主企业“一企一策”工作方案。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针对头部企业在发展壮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深入企业调研,摸清实际情况,找准发展瓶颈,为企业量身制定个性化的专项工作方案。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培育,推动头部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彰显,在行业内、区域内的市场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河南制造业“5+10+37”头部企业矩阵,成为推进“7+28+N”产业链群建设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支撑。

  二是丰富链主企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统筹配置资源要素,充分利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在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技术改造、融资租赁补贴申报中对符合条件的链主企业重点倾斜。优先将符合条件的链主企业纳入省头雁企业培育,支持链主企业申报国家单项冠军企业、产业基础再造项目,争取更多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常态化开展产销对接、产融对接、产学研对接,动态跟踪产业链龙头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把金融服务端口前移,开展好融资辅导,提高链主企业运用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

  三是强化链主企业纾困帮扶服务工作。充分用好“万人助万企”服务平台,强化专业化指导,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专班与28个重点产业链推进专班深度融合,围绕企业转型、产业升级提供全方位指导和服务,全面提升“7+28+N”产业链群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完善体系化服务,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免申即享,提高企业政策知晓度和获得感,构建企业开办、建设、投产、达产、运营、转型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突出精准化帮扶,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和“点办理、批处理”工作方法,建好、用好“万人助万企”数字平台,完善企业诉求闭环办理和协同联动机制,推动企业反映问题精准高效解决,动态解决率保持在98%以上。

  2024年6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