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河南省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提升河南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相关内容答复如下:
一是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方面,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研究开发“专精特新贷”业务,按照银行直贷、银担合作和投贷联动三种信用类金融服务模式在全国首先推出“专精特新贷”业务,遴选了20家银行、13家担保机构、24家省内外天使风投创投基金等57家金融机构协同发力支持我省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发展。自2022年3月底运行以来,“专精特新贷”累计贷款授信总额145亿元、投放总额142亿元,带动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总额1578亿元,有效缓解了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难题。另一方面,设立融资担保代偿补偿奖金池,首期规模为2亿元,已完成注资5000万元,建立对省级再担保机构业务代偿补偿机制,并持续扩大融资担保规模。2023年3月,省财政及时对中原再担保集团增资10亿元并拨付到位,累计出资108亿元,中原再担保集团注册资金增至130亿元,推动完善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降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第三同时,强化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鼓励各地多渠道筹措资金参与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子基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拓展股权融资渠道。截止2023年底,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已完成投资45个直投项目和4个子基金,共计13.32亿元,带动银行联合投资87.63亿元。
二是推动开展数字化转型。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开发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高性价比的数字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郑州市作为第一批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已开展征集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工作,遴选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组织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评审工作,推荐新乡市、鹤壁市参加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评审。
三是加快建设创新载体。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修订发布《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和认定规程》,2023 年新培育7家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1家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已累计培育建设2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含培育单位);支持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研究院,截止目前共认定 40 家省产业研究院。引导支持省产业研究院积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新引进硕士、博士等高层次技术人才 340多名。
四是培养壮大优秀企业家队伍。制定《河南省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方案》,联合江南大学、重庆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分行业、分主题、分批次开展专题培训,链接高校科研优势进行产学研对接,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累计培训企业负责人及业务骨干800余人次。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2024年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开展河南领军12班培训活动,组织40余名学员到江西游学,深化与兄弟省份企业家的合作交流。
五是加强政府财政采购支持企业发展力度。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豫采购〔2022〕5号),从制度上明确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方式和路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同样享受政府采购优惠政策。同时,将“专精特新企业产品”特色场馆建设纳入河南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建设规划,凡适宜政府采购需求的专精特新企业产品均可纳入特色场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展示和交易平台,帮助拓展销售渠道。
六是健全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向全省中小微企业发布82项服务举措。启动2024年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征集各类服务活动52场。认定2024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5家,累计认定45家,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6家,其中,方城县超硬及硬质合金新材料集群成为唯一入选全国超硬材料行业的产业集群。
下一步,我们将与人社、财政、教育、科技等部门加强沟通,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共同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