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循环再生工业园申报方案
编制指南》的通知
豫工信节〔2025〕49号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单位:
为构建循环再生产业体系,推动特色循环再生工业园建设,现将《河南省循环再生工业园申报方案编制指南》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5年3月20日
河南省循环再生工业园申报方案编制指南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河南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河南省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构建循环再生产业体系,推动特色循环再生工业园建设申报,制定本指南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创建主体应是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构建较为完整的循环再生产业链并取得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或同级机构批复的工业园区或“园中园”,四至边界清晰,管理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近三年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环保、安全、质量等事故。
(二)园区应遵循“区域大循环、产业中循环、企业小循环”基本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及主要产品,按上、下游关系构建资源循环再生链条,提升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创建循环再生特色园区。
(三)申报方案应简明扼要,突出园区发展优势和特色,再生产业链条完备,建设目标清晰,项目规划合理,政策保障有力。重点项目应对园区循环链条起到强链延链补链作用。
二、主要内容
(一)园区概况与现状分析
1.园区概况。简述园区四至边界、发展概况、地理位置、主要资源条件和产业结构等内容。(附园区批复、区位图、功能布局图等材料)
2.园区产业基础。简述园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概况,包括已入驻重点企业的主要原材料和产品、加工能力、投资、产值、从业人员等。(附园区规上企业名单)
3.园区基础设施。简述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概况,重点说明能源资源保障设施(电力、热力、可再生能源、给排水等)、环保设施(污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4.资源环境现状。园区主要企业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情况、污染物排放与处理情况,结合园区的环境保护目标,分析园区主要资源和能源消耗水平。
(二)循环再生产业基础
1.循环再生产业概况。围绕原材料到产品的上下游关系、能源资源与副产物的流转关系,简述循环再生产业链,并绘制循环再生产业链总体框架图。图中应以重点企业(项目)为关键节点,围绕上下游产业链条、能源资源保障、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等关键要素,绘制相关物质流向、能量流向。
2.政策机制建设情况。制定和出台的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降碳、污染防治等规章、管理办法以及执行情况。
3.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在循环再生产业发展过程中优势和有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要体现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2.基本原则:要针对方案的具体内容,明确方案主要原则。
3.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从园区空间布局、循环再生产业链构建、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等方面,提出园区总体和年度发展目标。
(2)主要指标。在开展物质流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设定体现园区循环再生产业发展成效、可量化的指标。指标应包括园区经济发展、能源资源节约与循环再生利用、污染控制和管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
(3)可达性分析。根据园区发展趋势,结合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分析主要发展目标的可达性。
(四)重点企业及项目建设情况
1.重点企业情况。梳理园区重点循环再生企业发展情况、各企业在循环再生产业链条中的价值定位与作用等内容。分项描述重点企业概况,包括但不限于主要产品、生产工艺、产能、产值及企业在节能节水、绿色低碳、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及荣誉(附重点循环再生企业名单、已实施项目清单)。
2.重点项目情况。结合建设目标确定重点支撑项目,形成重点项目汇总表,详述项目内容及投资方案,主要包含:项目名称、建设内容、技术路线,建设条件完备程度;项目投资、资金筹措方案;项目预期效果及对完成建设目标的支撑作用等;并对重点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五)管理保障措施
为保障方案顺利实施而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建立的工作机制,出台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经济鼓励政策、监督制度以及鼓励公众参与的方法等。
(六)附件材料
支撑本方案涉及内容的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