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聚焦强服务 提质增效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21 11:13 信息来源:”万人助万企“工作专班

  漯河市“万人助万企”全力推动就业服务走深走实

  编者按:漯河市紧紧围绕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将就业优先战略全方位融入“万人助万企”服务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靶向发力,通过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实时掌握企业用工情况,精准把脉企业人才需求,全力构建招才用工保障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新格局。一季度,全市共开展六项对接160场,其中用工对接124场,惠及企业2500家,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33万人,同比增长16.6%。

  一、聚焦重点产业,强化靶向性引才服务支持

  漯河市全面优化人才引育政策,研究出台支持重点企业人才政策措施,定期摸排企业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信息,建立全市人才需求库,实行定期更新、动态调整,并组织双方开展定向对接,引导企业招引和培育更多高层次人才。一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引导市属15所大中专职业、技工院校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拿出食品加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51个优势专业与重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工匠班”“定制班”,制定20余种常用工种新型学徒制培训方案,实行培养和评价“双结合”、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双基地”、企业导师和院校导师“双导师”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打造“企业发展需要+精准技能培训+人才靶向输送”的良性发展格局。一季度,漯河技师学院、漯河食品职业工程大学等高校已先后与卫龙、南街村、中粮面业等32家企业合作,累计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300余人。二是创新推出定制招聘。为帮助企业输送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漯河市分领域组织不同产业为主题的专场招聘会。食品产业重点企业招聘会,98家企业提供储备干部、技术研发、普工等2000余个岗位,涵盖生产、研发、管理环节,对接就业意向600多个;盐化工产业招聘会,金大地等6家企业提供化学化工技术应用与研发等200多个岗位,对接就业意向80多个;超高压流体产业专场招聘会,利通液压等31家企业提供600多个岗位,涉及机械制造、液压技术、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对接就业意向200多个;现代物流产业专场招聘会,众联冷链、大成物流等20多家企业提供制冷配电工、货运司机等200多个岗位,对接就业意向60多个。三是全力吸引人才回归。为吸引漯河籍青年人才回乡就业创业,搭建高校毕业生与本地知名企业交流对接平台,漯河市举办2025年漯河籍高校毕业生“看家乡、访名企、探岗位、谋未来”观摩活动,组织近200名高校学生深入企业生产车间、研发中心、企业文化展厅等现场观摩,企业负责人现场分享企业发展历程、产品特色、市场前景和人才岗位需求,并耐心解答学生疑问,拉近了高校学生与本土企业的距离。通过实地参观,高校学生普遍反应对家乡企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回乡就业创业的意愿也更加坚定。四是大力开展引才活动。借助全省招才引智平台,抢抓“金三银四”校园招聘黄金期,先后组织中原食品实验室、双汇、卫龙等单位赴南京、郑州等地高校开展引才专项行动,全面展示漯河市产业发展优势、人才政策和城市魅力,吸引高校毕业生和高端人才。一季度,全市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94人,完成年度目标的58.8%,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服务保障。

  二、聚焦重点企业,释放最大化惠企政策红利

  为最大限度释放惠企政策红利,有效减轻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给企业带来的压力,漯河市结合首席服务官制度,深入开展“政策入企”专项宣贯行动。一是多渠道优化服务保障。建立电商平台与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市、县区两级协同联动,定期组织企业与豫中南数字化产融平台、召陵区阿里巴巴直播基地、源汇区豫农优品等电商平台合作对接,帮助扩大市场销售。针对今年以来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的企业,组建食品出口工作专班,联合开展“出海”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攻破食品出口认证、标准、报关等难题,稳定企业国外市场。深入全市806家重点企业,通过召开小规模现场政策宣讲会、发放政策宣传手册等形式,为各类企业详细解读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次性补贴、稳岗扩岗社保补贴、失业工伤费率调减、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一系列惠企政策。二是全方位助推降本增效。对工业领域未兑现落实的惠企政策资金进行初步测算,摸清底子,推动市、县(区)政府逐年分批列入财政预算,明确专项资金用于兑现政府惠企政策。一季度,全市共为企业减征失业保险费6496万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70.68万元,减征工伤保险费314.75万元,均较去年有明显增长,在较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运营成本,让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创新、设备更新和业务拓展中,极大激发了企业招才用工需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大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三个一批”等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科技、人社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开发推广“创新贷”“人才贷”“人才投”、“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融资等创新金融产品。制定融资协调机制具体实施办法,做好后续跟踪问效,确保银企对接扎实开展,企业融资意向落实到位。一季度,全市通过联合邮储银行、农业银行、郑州银行、中原银行等4家创业担保贷款经办银行,为39家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同比增长332%,贷款企业累计享受财政贴息240万元;为专精特新、食品领域等18家企业发放优惠利率的“创新贷”“食尚贷”5600余万元,支持帮助企业有效解决流动资金周转难题和贷款难题,助力企业持续扩大生产、提质增效。

  三、聚焦重点项目,构建零时差用工保障机制

  为确保重点项目建成后能迅速投产运营并保持高效运转,漯河市建立重点项目季度招才用工会商发布机制,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策”帮扶制度,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一是常态开展走访调研。推进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同向发力,重点围绕食品行业人才引进、用工保障、技能培训、社保缴纳等方面,统筹人社、工信、发改等多部门力量,深入开展入园进企走访调研,及时摸排企业需求,研究具体帮扶措施。定期收集企业招用工需求,定期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岗位招聘目录,提升助企招聘针对性。二是推动供需两端对接。紧盯企业招用工方面的薄弱环节,持续开展保用工促就业“10+N”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拓宽企业招工渠道,缓解企业用工短缺难题。一季度,全市共募集12个重点项目的761个就业岗位需求并发布,吸引众多求职者关注,初步对接就业意向150多个;归集并发布2.8万条重点产业链企业的就业岗位信息,通过密集开展“春风送岗”“职引未来”等125场次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就业对接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最终促成7500余份就业协议,及时保障了各类企业的用工需求。三是加快技能人才培养。聚焦“11+8”产业链群培育壮大,发挥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公布、补贴性培训机构审核、社评组织审批“三个抓手”作用,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培训等“十大专项”行动,持续提升培训精准度和人岗适配度。对于征集到的食品、机械、电商等领域,涉及食品检验、养老服务、机械设备安装等81个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需求,指导65家技能培训机构依据项目需求和学员特点,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安排学员到企业一线进行实操训练,切实提升培训效果。一季度,全市完成补贴性技能培训1.1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0.95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57.9%和50.5%。

  下一步,漯河市将持续聚焦项目攻坚、企业培优、产业强链三大主战场,进一步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探索构建“专班推进+清单管理+闭环问效”三维联动机制,全力打造“政策直达-诉求速解-发展护航”全周期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助企服务质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和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注入强劲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