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深化“万人助万企”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编者按:信阳市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聚焦企业需求,建立市县联动包保服务机制,对1149家重点企业实行“全覆盖”走访,一季度解决融资、征地等难题264个。深化政策赋能,建设推广“免申即享”服务平台;推出“企业码”政企互动平台,集成政策查询、诉求反馈、在线办理等功能,打通政企互动“最后一公里”;创新“企业会客厅”集成化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受理”向“主动问需”升级,构建全流程闭环服务体系。
为全面提升企业服务质效,信阳市坚持以企业满意为最高标准,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针对企业办事的各个流程,千方百计出真招、解难题、提效能、办实事,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2025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5、2.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实现首季“开门红”。
一、精准护航重点企业,主动纾困解难题
推进落实全省包保服务重点企业工作部署,制定了《信阳市包保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在重点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的基础上,将重点建筑业企业纳入包保服务范围,逐企建立“市县领导+责任部门+金融机构”服务专班,市县联动包保“三类”企业1149家(重点工业企业423家)。建立包保服务工作台账,开展包保重点企业服务日活动,每周深入3-4家企业走访调研,主动收集、协调解决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问题。一季度,各级包保服务责任单位协同分包领导干部实现重点企业走访“全覆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征地、物流等关键问题264个。围绕链主企业万华禾香,3月27日成功举办信阳市绿色家装产销对接活动,邀请60余家装饰装修企业、家装生产企业参加,助力企业优质产品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协调指导各专班银行主动对接71家重点工业企业融资需求,45家企业获资金支持,授信贷款22.96亿元,有效缓解融资难题。
二、创新“免申即享”机制,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为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信阳市按照“一站服务,一网通办”的理念,以保障扶持资金安全、政府工作提速增效、企业便捷服务为目标,建设推广免申即享企业服务平台,搭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应享尽享、快速兑现。平台目前已具备惠企政策“集中发布”“精准推送”“网上办理”“免申即享”等功能,推进惠企政策落实工作实现了“五个转变”,为全市企业快速兑现各类惠企政策提供了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发布惠企政策3336条,521条实现“免申即享”,设置政策项目245项供企业在线办理,累计为企业兑现奖补资金2.1亿余元,减免退税费金额79亿元。2024年以来,下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999.2万元,对全市86家企业进行定额奖励,对20家企业项目实施后直接予以奖补,提升企业对政策的获得感。
三、打造“一码通办”平台,畅通政企双向互动渠道
建设上线“信阳市企业码服务平台”,为全市企业量身定制属于自己的“企业码”。一是企业诉求“码上说”。在咨询投诉建议方面,企业可就行业发展、技术研究、政府服务等进行咨询或提出意见建议。在问题及需求解决方面,企业可以将在证照办理、项目审批、市场拓展、社会保障、技能培训、人才服务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直接向平台反映,通过平台及时将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处理,节省了企业办事成本。二是惠企政策“码上查”。平台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区(县)级涉企惠企政策,打造出“政策超市”。企业登录“企业码”后,即可实现政策的查询、咨询、解读及诉求上传等功能。三是企业服务“码上办”。平台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后台实现数据共享,企业通过“企业码”所提交的信息都可以直达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后台,由后台在第一时间进行人工和智能化办理,并明确办理时效,确保有诉即办。四是落实企业举报“码上诉”。充分发挥企业监督员作用,企业可围绕政务服务部门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的态度、质量、效率、廉洁等方面综合表现进行监督和评价。截至目前,全市已注册申领“企业码”市场主体10.86万家,累计受理咨询、投诉、意见建议3439条,对部门评价38122条。
四、 深化“三式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办事零障碍
一是坚持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办事不费心。在市政务服务大厅组建“红色店小二”帮办代办队伍,梳理教育、医疗、社保、公积金、企业登记、建设工程、人防、消防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形成“红色店小二”帮办代办事项清单152项。对于前来办事的企业,提供事前对接引导、事中精准辅导、事后邀请评价全流程服务,在一楼大厅同时设置“业务办不成局长现场办”窗口,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构建政务服务全流程闭环服务。二是坚持体验式服务,让企业办事少跑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视角的“一件事”。线上搭建“一件事一次办”网上申报入口,线下设置“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专窗”。企业办理相关事项只需线上填写一张表单或线下到大厅专窗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办好,解决了材料重复提交、多窗口跑动、办理时间长的问题。目前,完成信阳市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上线事项231项,河南省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信阳上线接入事项148项。三是坚持套餐式服务,让企业办事更轻松。打造“信好办—助企服务平台”,汇聚各类服务资源,通过政策申报精准匹配、工商财税法全面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线上对接、融资需求快速反馈、人才用工一站触达等,为企业提供找政策、找市场、找人才、找资金等智能化服务。截至目前,平台已汇集第三方服务机构158家,入驻各类专家136人,入库中小微企业54.2万家、注册企业1.06万家,累计为3.6万余家企业提供一站式优质便捷服务。
五、搭建“企业会客厅”,打造一站式服务新标杆
搭建办事企业与审批部门沟通交流综合平台,把“窗口式”受理改为“会客式”受理,让企业和审批人员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全力构建企业服务办事接待、咨询引导、政策答疑、材料预审、帮办代办等多功能的“一站式”总服务台。以“最多跑一次”为指引,高效汇聚多方涉企优势资源,创新构建服务企业“12441”综合服务体系(即1个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发挥2个角色作用、集成4大服务、建立4项工作机制、组建1支全能专员队伍),推动各部门涉企服务事项全面进驻企业会客厅,首批将涉及企业开发、商标注册、食品生产等常办类事项134项纳入“企业会客厅”办理。调配大厅服务资源向企业会客厅集聚,强化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提升,推动服务前台由“一人一岗”“一技之长”的单面手向“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多面手转变,形成一支足够匹配企业办事需求的复合型服务队伍。企业会客厅建立以来,累计为企业提供各类帮办代办服务5283件,其中提供咨询引导和帮办代办服务3321件,受理企业办件1962件。
下一步,信阳市将聚焦“四高四争先”,围绕“精准服务、数字赋能、效能提升”三大主线持续发力,深化“万人助万企”帮扶工作机制,扩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覆盖范围与兑现效率,拓展“企业会客厅”服务场景,打造“主动问需、全程陪办”服务品牌,以企业问题倒逼流程再造与服务升级,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