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实施五大攻坚行动
助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近日,郑州市出台《郑州市深化包保服务攻坚工业经济专项行动方案》,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经济、促增长的决策部署,锚定“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聚焦工业经济短板弱项,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方案》明确,郑州市将聚焦“四高四争先”,牢固树立“三标”意识,聚力攻坚、主动作为,深入实施稳产扩能、项目建设等五大攻坚行动,着力“稳增长、抓项目、育企业、强链群、拓空间、优服务”,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实施稳产扩能攻坚行动。相关部门将强化监测服务,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培育工业新增长点。实施项目建设攻坚行动。郑州市将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加快专业园区建设。实施育企强链攻坚行动。全市将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加快高成长企业培育,建强产业链群。实施产业转型攻坚行动。相关部门将推动智能化改造,推动绿色化改造,统筹工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施企业服务攻坚行动。相关部门将优化包保服务机制,精准开展“六项对接”,强化问题协调解决和政策支持。
安阳市突破出海困境 赋能企业发展
为破解企业出海信息壁垒,助推更多优势产业、优秀企业跨境出海,4月16日,安阳市商务局携手郑州悉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殷商智链·双翼破界”全球营销势能觉醒计划,全市100余家企业齐聚一堂,共同学习跨境电商破局之道,打造外贸增长新引擎。
今年以来,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安阳市商务局精准发力,多途径助力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本次培训特邀市场洞察、营销创新、网站建设等方面的3位专家,通过五大蓝海市场深度剖析、实战突围指南、独立站SEO策略三个课题,重点分析了中东、中亚、拉美、非洲和独联体五大蓝海市场各自特点及优势,讲解了如何扩大客户基础和提高市场份额、如何使用AI内容工具快速提升跨境电子商务流量获取度等内容,直击企业出海痛点、难点,为企业解锁2025年贸易新机遇。
南阳举行现代中医药产业专场暨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
4月23日,南阳市成功举办“2025年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青年就业行动系列招聘·南阳现代中医药产业专场暨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宛高校代表及福森药业、仲景宛西制药、南阳张仲景医院等近200家企事业单位参与活动,吸引南阳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在南阳就业创业。
此次活动由河南省人社厅、工信厅、教育厅、南阳市政府主办,河南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南阳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中医药管理局,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市企业服务中心等承办。招聘会现场,196家企事业单位携5000余个优质岗位参与招聘,涵盖生物制药、技术研发等领域。福森药业、仲景宛西制药等“宛药”名企集体亮相,利欣制药、迈松医用设备制造等30家专精特新企业“组团揽才”,吸引3000余名高校毕业生现场求职,近50万人在线观看直播,952人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郑州市金水区实施三项工程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郑州市金水区紧扣产业链强链补链主线,组建专业化服务专班,实施三项工程,全面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统筹,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实行“产业链”双链长制,严格落实 “一条产业链,一个牵头单位,一个专班,一个目标,一套方案”“五个一”工作机制。实行周例会,月通报机制,及时召开产业链专题议事协调会议。今年以来,召开产业链专题会议3次。二是科学谋划,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各产业链专班分别制定了产业链发展方案,绘制产业图谱,建立八个清单,围绕抓培育、抓招商、抓生态、抓服务,不断锻长板,补短板。软件及元器件产业链在全市比较优势凸显,目前,全区拥有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超1万个,规模以上软件信息服务企业136家,实现营收108亿元。三是多措并举,招商签约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共有签约落地和在谈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38个,其中签约落地项目共计16个,总投资金额约21.55亿元;在谈项目共计22个,计划总投资金额约77.9亿元。
★助企服务
焦作市“政企联动+在线服务”
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焦作市坚持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健全政策体系、完善制度机制,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先后出台民营经济“十大行动”方案、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同时向社会公开发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惠企政策100条》,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民营企业家座谈交流常态化,让政府和企业沟通更为顺畅。实施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专项行动,去年以来,依托焦作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务平台,归集发布政策文件227个、政策申报指南368项,兑现奖补资金5.28亿元、惠及企业4109家。建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以行业协会商会为桥梁,常态化开展“亲清焦谈”座谈会,倾听企业诉求。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六项对接”活动,依托企业纾困平台,构建问题收集、处置、回访闭环机制,帮助大咖国际、高安有机新材料等企业解决乳制品生产许可证办理、蒸汽管道敷设等问题1650件,全力构建“政企同频共振、服务全程在线”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濮阳市设立“企业宁静日”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近日,濮阳市出台规范涉企执法“十项举措”,通过制度创新构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执法新机制,助力企业轻装前行。其中,“企业宁静日”制度作为核心创新举措引发广泛关注。“企业宁静日”规定,每月1日—26日为让企业宁静的时段,通过减少执法检查频次,为企业营造自由的发展环境。除突发事件应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特殊情况外,不得开展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政检查和考核活动。为确保“企业宁静日”制度严格落实,濮阳市建立了涉企行政检查报备制度。“企业宁静日”期间,行政执法部门实施涉企行政检查前,须先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同意,再报本级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同时填写《濮阳市涉企行政检查通知书》《濮阳市涉企行政检查备案表》,并向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备案。除设立“企业宁静日”外,濮阳市司法局同步建立行政执法“四张清单”,明确不予处罚、从轻处罚等包容审慎监管标准,并强化执法监督效能;通过“执法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协同机制,开展涉企“四乱”专项整治,实行违法执法“一案双查”,畅通行政复议渠道;设立政企联络专项工作点,公开投诉通道,动态收集企业意见,确保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等共10项举措。
周口市以“科技+”激活水运码头转运效能
助力进口粮食企业降费增效
周口市海关聚焦周口市“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今年1—3月,助力2家进口粮食企业监管经内河港口转运进境粮食13.59万吨,节约运费超300万元。
一是用好进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系统,夯实进境粮食风险防控基础。严格进境粮食调运审批,杜绝对口岸检出植物病毒的进境粮食;建立经水运码头中转换装调运联系单工作台账,防止扎堆到港造成的滞港风险;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对进境粮食存放、加工、下脚料无害化处理等后续环节实施监管。二是开发进境粮食转运监管二维码,提升水运码头监管效能。开发《周口港进境粮食信息登记—调运基本情况》二维码,畅通“属地—监管地—企业”沟通联络机制;开发《周口海关进境粮食信息登记—装卸进度》二维码表单,及时掌握码头装卸进度;开发《周口海关进境粮食转运码头巡检》二维码,推动监管作业标准化、规范化。三是鼓励转运港口搭建进境粮食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中转换装全流程可追溯。互联周口中心港等港口与周口海关视频监控室信息,梳理进境粮食经内河港口中转换装检疫监管要素56项,指导搭建进境粮食智慧监管平台,实现覆盖“内河船运输—港口装卸—汽车运输—到场卸货”全流程风险防控闭环;目前,周口中心港、益海专用码头、沈丘众恒港已成功开通进境粮食中转换装业务,将为进境粮食企业压缩运输成本提供更多助力。
★经验交流
信阳市推动企业稳产达效
全力稳工业经济运行
今年以来,信阳市持续强化重点工业企业包保服务,扎实推进复工复产、满产达效,落实一季度“开门红”惠企政策。1—3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居全省第3位。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推动稳岗稳产。信阳市工信局协同供电公司、富地燃气公司,加强对春节期间连续生产企业的要素保障,推动节后工业企业快速复工复产。二是强化包保服务,稳定工业大盘。对进入全省主营业务收入前900名的21家工业企业和全市50家重点支撑工业企业,开展包保重点企业专属服务日活动,主动收集、协调解决企各类问题。一季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征地、物流等关键问题264个。三是强化动能培育,增强发展后劲。狠抓项目建设,一季度新开工64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加大服务保障力度,推动“入库纳统”。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7.7%,高于全省35.8个百分点。四是强化政策落实,激发企业活动。举办政策宣讲会、满负荷生产奖励政策落实工作推进会,指导企业用足用活政策,全市150家企业拟申报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2730万元,资金量较去年增长6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