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市公共实训基地第一批合作单位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6家政府部门,市城市建设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行业企业,平顶山学院等3家高等院校共同签署《平顶山市公共实训基地运营合作框架协议》。政校企三方协同联动,实现政策、技术、师资等资源深度融合。
此次签约合作,是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是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对市委以“两城”牵引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工作思路的有力践行,标志着平顶山市在技能培训、产教融合、政企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市公共实训基地一期项目预计于今年8月建成投用。通过需求预判、资源共享、服务定制,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主动谋划、全程护航,为产教融合注入新动能。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协同发展,让人才红利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提前落子。围绕全市7大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基地业务拓展提供师资力量、设备支撑、政策保障,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技能培训服务;搭建多形式供需对接平台,力促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绘制技术攻关、人才共育、市场协同的立体作战图,加速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促进技能培训从“保民生”升级为“促转型”的战略工程,为平顶山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贡献力量。
第八届中国·清丰绿色家居博览会在濮阳市清丰县启幕
5月10日,第八届中国·清丰绿色家居博览会在“中国中部家具生产基地”清丰县盛大启幕。以“实木家居新境界 全球共享清丰造”为主题,设6大展馆,展览面积达29万平方米,吸引1000余家品牌展商携2万余件新品首发,规模创历届之最。东方弘叶、太阳树等国内实木巨头与本地企业同台竞技,左右、芝华士等软体龙企业头联合成立中国家具协会软体家具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清丰家居向“实木+软体”双轮驱动转型。开幕式上,现场签署8个合作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科研创新、市场拓展等领域;中原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现场授信,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近年来,濮阳市清丰县以“四高四争先”为引领,深耕现代家居产业,形成从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培育出俞木匠、谊木印象、叶家工匠等一批本土领军企业,更吸引丽曼俪、眠馨等软体家居头部品牌落户,产业集群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中国北方实木家居第一展”的核心支撑。
2025许商大会在许昌成功举行
4月29日,2025许商大会成功举行。来自全国知名许商、异地许商协会负责人、客商企业代表齐聚许昌,共谋发展。省工商联主席胡汉阳、许昌市委书记杨小菁、省商务厅副厅长宋玉哲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一主持。
会上,许昌方面围绕优势产业和“一圈两谷”谋划建设展开推介。许昌市工商联、上海市许昌商会、广西河南商会等组织以及德国欧绿保(亚洲)、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先后发言。许商回归工程启动,16位优秀企业家、商协会负责人等受聘为许昌招商大使。大会进行了项目签约,初步达成合作项目37个,总投资175亿元,涵盖先进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多个领域。
漯河市召开重点产业链推进会
助力产业优化结构提升能级
近日,漯河市召开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11+8”产业链培育成效,部署下步工作。市委书记、市长等18位厅级领导作为重点产业链链长出席会议。
2024年以来,漯河市加快加力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能级持续提升。一是“顶层设计+专班推进+贴身服务”机制更加完善。实现龙头、节点企业“领导+部门+金融机构”分包全覆盖;首创开展产业链中期评估。二是项目、科研平台、政策性资金支撑有力。189个“三个五百亿”项目投产;建成18个协同创新中心、19个联合实验室、4个产业研究院;研发盖率和政策性资金额度居全省前列。三是企业培育成效明显。“亿元培育工程”、“倍增工程”企业产值分别增长14.9%、20.7%;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四是现代食品、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集群持续壮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联碱、临颍铜基新材料产值分别增长17.6%、189.2%;金海氟硅新材料千亿级项目开工建设。五是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加速融合。推出“科技贷”“创新贷”等科创金融产品,出台加快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建设35条举措,食品人才总量突破13万。
2025年,漯河市将重点聚焦项目建设、招大引强、创新赋能、供需适配、转型升级和企业服务等领域,实施产业链“雁阵培育”八大专项行动,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以食品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南阳邓州市举行“衣走天下 织引未来”
品牌服装企业进邓州开幕式及推介签约活动
4月27日,“衣走天下 织引未来”品牌服装企业进邓州开幕式暨纺织服装产业推介会启幕。本次活动汇聚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全国120余家知名品牌企业代表及行业专家,共绘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现场签约8个重点项目。
作为河南省重点培育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邓州依托完整的产业链条,持续深化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通过构建“化纤纺织+服装智造”双轮驱动模式,已形成涵盖纺纱、织造、印染、成衣制造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活动现场,通过对京东(邓州)智慧物流港、河南佳泰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实地考察,展现了邓州“产业园区+智慧物流+创新平台”的立体化产业生态。副市长、邓州市委书记邓俊峰表示,邓州市正实施化纤纺织产业攻坚行动,聚焦穰东服装产业基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要素保障、数字转型等组合拳,力争三年内建成超百亿级产业集群。
★助企服务
新乡市创新法律服务模式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今年以来,新乡市创新法律服务模式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一是智慧司法提质增效。升级“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一季度网上立案率达92%,电子送达成功率100%,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立案、保全等全流程操作。公共法律服务24小时自助区新增“智能法律咨询”功能,累计服务企业1200余家次。二是法治体检常态覆盖。组织37个企业法律服务团,为全市60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公益法治体检,排查法律风险点235个,提出合规建议487条,助力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三是多元解纷纾困减负。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矛盾化解体系,一季度调解涉企纠纷832件,调解成功率89%,为企业节约诉讼成本超千万元。
焦作市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刘宁书记调研焦作时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链群,走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创业创新创造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重要讲话精神。焦作市财政局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创新政策供给、强化服务管理等,为焦作市民营企业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精准扶持,激发企业生产活力。焦作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激励作用,支持企业稳产满产。今年,对172家规上工业企业发放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2970万元。二是精准施策,赋能创新平台建设。聚焦技术创新,强化政策引导,重点支持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今年,向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拨付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专项奖补资金500万元,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三是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开展“点对点”服务座谈会。依托企业纾困360平台,构建“问题收集—处置—回访”闭环机制,累计解决大咖国际等企业诉求45件,全力构建“政企同频共振、服务全程在线”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商丘市税务局组织税企“共上一堂课”
助力企业合规诚信经营
近日,商丘市税务局组织税企“共上一堂课”专题培训活动,为338家涉税中介机构负责人、300户纳税信用等级为M、C、D级的纳税人代表送上“执业规范+信用提升”双重礼包。
本次培训聚焦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和纳税信用评价两大主题,设置“执业第一课”和“合规小课堂”两个环节。“执业第一课”针对新颁布的《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讲解了涉税中介机构执业规范、风险防控要点及监管要求。“合规小课堂”聚焦纳税信用管理,系统解读了纳税信用评价指标、扣分规则及信用修复的操作流程,针对M、C、D级纳税人常见失分点提出“一对一”改进建议,助力企业信用等级提升。下一步,商丘市税务局将常态化开展此类活动,持续强化涉税专业服务监管,优化纳税信用管理服务,营造更加规范、诚信的税收营商环境。
周口市聚“小”育“新” 助力企业“长高变壮”
今年以来,周口市紧扣小微企业上规需求,采取政策扶持“引上规”,融资支持“助上规”,精心培育“促上规”,强化服务“帮上规”四项举措,加快支持企业“小升规”步伐。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走访中小微工业企业9508家,帮助1497家工业企业与银行机构对接解决融资问题,收集解决其它企业问题154条。4月25日,省政府出台支持企业“小升规”若干措施后,周口市工信部门及时编印《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汇编》,深入企业广泛宣传政府对“小升规”的扶持政策,并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的思路,“一对一”加强帮扶指导,通过“扶小扶优、育新育强”, 助力企业“长高变壮”。截至目前,全市建立265家培育库,已经培育成功13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