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金水区推行“三个转变”服务模式 打造营商环境新标杆

发布时间:2025-07-14 10:02 信息来源:省“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专班

  郑州市金水区推行“三个转变”服务模式   打造营商环境新标杆

  郑州市金水区以服务企业需求为核心,创新推行“三个转变”服务模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从“企业跑腿”向“政府代办”转变,跑出涉企服务“加速度”。针对企业跨省迁移、开办等涉及多部门、流程复杂的业务,金水区组建工作专班,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变“坐等审批”为“上门服务”,将预计至少半年的审批流程压缩至3个月完成,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二是从“被动接收”向“主动挖掘”转变,实现惠企纾困“零时差”。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和分级处理机制,主动发现、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一事一策”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改建扩建中的难题。三是从“行政管控”向“贴心服务”转变,当好企业发展“护航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通过提供税务上门辅导留抵退税、人社牵线校企对接招聘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实现政策推送精准直达、问题解决闭环管理、惠企服务免申即享,在全区营造“敢干、敢闯、敢投”的发展环境,为辖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许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开展“同心出彩・才智进千企”及金融助企专项行动

  6月27日,许昌市委统战部会同市工商联组织“三师”(律师、会计师、税务师)服务团及金融助企团队,走进经开区和东城区,实地走访河南柏毅医用辅料有限公司、许昌市东昇花卉管理有限公司等,开展主题为“同心出彩·才智进千企”的专项行动,为企业把脉问诊、排忧解难。

  走访期间,服务团参观了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听取企业负责人对企业概况及发展现状的介绍。“三师”服务团律师和财税专家分别就企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法律及税务风险等问题进行讲解,为企业规范发展、合规经营提出建议。中原银行业务专家介绍了该行的助企金融产品,并为企业量身打造融资方案。

  “同心出彩·才智进千企”是河南省委统战部安排部署的2025年专项服务行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积极响应,聚焦“两高四着力”和“两融五城四跃升”发展战略,于4月至12月正式启动实施许昌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同心出彩·才智进千企”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成功组建7个“三师”服务团,开展专项服务11次,精准服务14家中小微或专精特新民营企业。

  漯河市上线“人才夜市” 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漯河市创新人才服务模式,政企联动破局用工难题,正式上线万达金街 “人才夜市”。该活动将“岗位对接、政策直达、服务升温”融为一体,实现“助企纾困”与“惠民就业”双向共赢。

  一是缓解企业旺季生产的缺工压力。组织双汇、卫龙、三剑客等 50 余家重点企业参会,集中释放生产、技术、管理等 2000 余个优质岗位,涵盖食品加工、智能制造等本地支柱产业。二是同步开展“政策进企业”服务。活动现场配备流动答疑员,创新“招聘 + 政策”的组合模式。流动答疑员向求职者解读就业政策,同时向企业宣传稳岗补贴、社保减免等助企政策,现场协助 3 家小微企业完成了用工补贴申报材料预审。三是推出“线下夜市 + 线上直播”双轨服务。直播带岗累计吸引 5.2 万人次观看,帮助 12 家企业收到异地求职者简历;官网岗位信息专区上线 3 天内,企业平均浏览量提升 3 倍,有效扩大助企覆盖面,破解了传统招聘地域限制。

  商丘市举办豫商经开区先进制造业企业政金企对接活动

  7月8日,商丘市举办豫商经开区先进制造业企业政金企对接活动。本次活动由省金融办、省工信厅、市政府主办,市处非办、豫商经开区承办。

  对接会上,浩达电子、韩国蓝星、北汽福田三期等企业分别介绍生产经营和融资需求情况,郑州银行等四家金融机构现场交流,提出金融支持意见。全市93家企业参与活动并在会后与各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本次活动总融资需求共108.5亿元,有望解决豫商经开区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困难。

  信阳市扎实推进“万名大学生助企服务”专项计划

  “万名大学生助企服务”专项计划开展以来,信阳市不等不靠,迅速部署推进。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市政府召开专题安排部署会,传达全省推进会议精神,对各部门分工任务进行了明确。设“万名大学生助企服务”工作组,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动员提升企业积极性。依托“万人助万企”服务体系,积极向企业宣传政策,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同时,结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合理分配各县区高校毕业生招用名额。三是归集岗位需求。筛选审核辖区内企业岗位需求,提升岗位需求与高校毕业生的匹配性。目前归集97家企业岗位需求869个,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70.4%。

  ★助企服务

  南阳市发展改革委到企业开展走访活动

  南阳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党组会议,传达贯彻全市推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企业走访活动,分解市发展改革委承担的30家企业走访任务,并就开展好此项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按照明确的走访任务和“十二访十二促”相关内容,6月24日,南阳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徐明对河南耀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亿翔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走访,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查看生产情况,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项目建设情况等,向企业宣讲政策,询问企业存在的问题和诉求,对当时能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现场已协调对接,并与企业负责人建立持续服务企业渠道。

  截至目前,南阳市发展改革委10名处级干部已完成全部30家企业走访任务,共收集问题5个,其中生产经营方面问题3个、政策成效方面问题1个、营商环境方面问题1个,已现场协调解决问题2个、正在协调解决问题3个。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多举措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期,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深入三门峡中科微测科技有限公司、三门峡中测量仪有限公司等企业,收集企业发展建设意见建议,系统梳理各类诉求,建立“一企一策”问题台账,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走访调研寻症结,真抓实干纾企忧。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中测量仪存在软件自动化等智能设备研发关键人才需求,且辖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对职称等激励政策颇为关注。对此,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部迅速行动,组织业务专干深入一线对接需求、宣讲政策。 二是摸排需求办职称,全面系统解困局。开展专项活动,以人才招引、职称评审问题为例,人力资源部与企业就校企联合、大学生实习等事项深入交流,明晰企业诉求,详细解读三门峡市人才政策与评定标准,并对机械制造、电气化等职称评审政策提供跟踪服务。此次行动统计企业用工需求岗位超110个,并面对面受理企业职工职称认定申请。

  此外, 经济开发区从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入手,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地,赋能实体经济。聚焦企业发展堵点、难点,持续跟踪问效,问计问需于企,强化生产要素保障,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与发展信心,全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经验交流

  新乡市数字赋能精准“滴灌”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局

  今年以来,新乡市多措并举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局。

  一是精准把脉,“千企万户”大走访摸清需求底数。长垣市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由相关部门组成5个工作组,深入全市18个乡镇(街道)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重点围绕起重装备、医疗器械、防腐蚀及新材料等“4+2”主导产业体系,同时兼顾乡村振兴领域融资需求。通过实地走访、集中宣讲、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摸排企业融资总额、融资方式、抵质押情况等。二是数字赋能,“蒲慧平台”精准匹配高效对接。强力推动“蒲慧金服”平台应用,实现121家市领导包联企业全部注册入驻,并对企业进行动态分类管理。基于企业画像和需求图谱,线上精准推送适配的金融产品和惠企政策信息。今年以来,组织“政银企”专题对接会16场,精准覆盖86家“专精特新”企业和24个省市重点项目。通过平台数据支撑与线下活动联动,成功推动起重智能装备智造产业园等6大重点项目获贷14.54亿元。三是产品创新,多元供给破解融资瓶颈。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供给,2025年推动多家银行推出共16款专门支持科技型企业的专项金融产品;成功为17家首次获得贷款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总计1.5亿元的授信额度,平均贷款利率低至3%,有效破解“首贷难”并降低融资成本。通过系列举措,蒲慧金服平台累计为627家经营主体解决了1313笔、总计73.28亿元的融资需求。

  驻马店市深耕“中国药谷”建设打造千亿产业“蓝海”

  驻马店市锚定生物医药产业赛道,以创新驱动、产业集聚、生态优化为抓手,全力打造“中国药谷”。一是坚持链群发力,锻造产业“强韧内核”。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农业精深加工的优势,创新采用“1+N”模式,集中建设共享中试平台、蒸汽和电力供应、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构建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降低企业成本。以天方药业为龙头,吸引华中正大、后羿制药、立诺制药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入驻,全力打造千亿级现代医药产业集群。全市生物医药上下游企业3200多家,新增签约项目33个,签约投资总额221.1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金霉素预混剂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发酵生产基地。二是强化创新驱动,激活发展“硬核引擎”。与施一公、陈芬儿、励建安等院士团队,以及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40 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推动“中国药谷”(驻马店)研究院、中国医药天方药物硏究院、正大生物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创新平台相继建成投用,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驻马店基地揭牌。累计建成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2个、省级22 个。三是做实服务保障,构建多维“惠企矩阵”。开展选聘“博士总工”活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行“一窗通办、一次办妥”服务模式,加强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推动政策直达惠企、产销对接助企、“三化改造”强企、项目提质扶企,提高“万人助万企”服务专业化水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7家企业成功聘任8 名博士总工;生物医药企业获得省级先进制造业奖补资金613万元,总规模20亿元的驻马店药谷产业投资基金成功备案,市财政拨付 500万元建设“中国药谷”(驻马店)研究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