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全力推动企业服务走深走实
编者按:三门峡市积极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迅速行动,深入企业一线,精准施策、助企纾困。通过破解难题、赋能增效、长效保障三方面,推动政策落地,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三门峡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工业投资增速26.9%,高于全国16.3个百分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三门峡市聚焦“两高四着力”,积极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以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企业一线,通过走访调研解决难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求实现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双促进、双提升”。
一、聚力破解难题,打通发展堵点
(一)深入调研,在“找准问题”上见真章。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38名市级领导带头包联124家重点企业和81个重点项目,县(市、区)党员干部包联其余“四上”企业,实现2252家“四上”企业走访全覆盖。制定市级领导走访提示单,明确“四上”企业走访时限和重点,形成“一企一策”需求清单。针对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梳理出供应链不畅、用工短缺等12类共性问题,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自大走访开展以来,共收集问题251条,解决问题238条,13条正在推动解决。
(二)靶向发力,在“出实招”上求实效。对走访收集的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制落实”,针对企业反映的土地、资金、人才、能源(用气)等难题,拿出务实管用举措精准破解。组织专场银企对接会,实行“一企一策”信贷方案。上半年全市产融对接30次,投放贷款70.98亿元;对高耗能企业探索“一厂一策”用能调度,积极协调汇盛铜业与燃气公司签订“一对一”LNG气价结算合同,精准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同时强化大走访活动与“万名大学生助企服务”专项计划相结合,紧扣“助企纾困、引才育才、优化环境”目标,培育引导好大学生承担助企服务工作,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引才育才留才难题,缓解企业用工需求。
(三)标本兼治,在“联动协同”上求长效。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实行双组长负责制,市工信、发改、商务、住建等13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明确分工,协同作战,构建了“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县区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全市推广义马市“宣、争、联、办、优”五步法、示范区“一线解题”等本土经验,提升复杂问题化解能力。为协调解决大唐发电磁钟风电项目“跨钻路段”手续办理问题,组长牵头召开问题专题协调会,组织市发改委、市公路发展中心、湖滨区政府、示范区管委会现场会商解决。
二、赋能提质增效,激活发展动能
(一)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为企业减负增能。一方面,全面梳理、更新、归集现行的国家、省、市各类惠企政策,筛选出6大类64项惠企政策,编印《2025年惠企政策要点解读》并精准发放到企业。另一方面,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深入企业一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积极协助企业梳理申报条件、完善材料,争取省级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等上级支持,强化资金保障的“直达快享”机制,设立企业奖补资金绿色通道。上半年,已精准拨付企业“三大改造”奖补资金4213.16万元,为62家“专精特新”企业兑现奖励690万元。
(二)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发展清障护航。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行“企业诉求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整合政务服务资源,打造“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服务链条,通过数据共享打破部门壁垒,用高质效服务助力企业发展。为金渠钼业年产6000吨高纯钼产品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全程跟踪土地租赁协议签订流程,将15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加速项目落地;针对黄河铝业土地转让事宜,主动联合国土、测绘、评估等机构组建专项服务组,提前梳理资料清单并指导完善,节省办理时间近三分之一;为鑫利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量身定制分期清税计划,同步协调税务部门优化发票管理,解决因欠税无法开票导致订单受损问题,助力企业快速恢复生产经营。
(三)科技创新“赋能提速”,为转型注入动能。精准对标全省“7+28+N”整体布局,紧扣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材料新城和高端制造之城的战略目标,走访团队主动牵线搭桥,全力推动辖区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重点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系列高规格大会的举办,为企业转型发展注入动力。举办河南省关键金属产学研联盟成立大会,打通产学研融合通道,完善关键金属冶金-材料-器件产业体系,推动关键金属材料产业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预计年内可带动相关产业产值提升10%以上;筹办全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借助大会平台积极嫁接龙头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顶尖科研资源,重点攻关铜箔超薄化、高延展性等关键技术瓶颈,推动铜箔加工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针对戴卡轮毂在轮毂质量检测精度提升、检测效率优化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牵头举办技术对接会,促成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与戴卡轮毂达成深度技术合作意向,双方计划联合组建研发团队,共同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轮毂缺陷智能检测系统,预计项目落地后可将产品检测合格率提升至99.8%,检测效率提高3倍以上。
三、长效筑牢根基,保障持续发展
(一)作风转变“沉下去”,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开展“十二访”、“十二促”大走访,察实情、解难题、优服务、促发展。针对惠美嘉超市开设分店急需办理营业执照、食品许可证等问题,启动“容缺受理”模式,仅用3个工作日就为企业办妥经营许可证照,相比常规流程缩短了8天时间。实行“一问题一专班”的攻坚机制,为瑞能化工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通过跨部门联合审批,仅用48小时就完成了硅碳负极材料项目的两级多部门联审,较常规审批时间缩短了80%。干部作风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上门”,赢得企业广泛认可。
(二)建章立制“固下来”,构建长效“保障体系”。为防止问题反弹,确保帮扶成效可持续,三门峡市将走访中摸索出的成熟经验转化为刚性制度规范为企业发展常态长效精准护航。制定《企业问题闭环处理办法》,明确问题收集、分流、办理、反馈等全流程时限要求;建立“每月回访”机制,对已解决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措施有效、企业满意。截至目前,针对大走访中发现的“生产经营”、“要素需求”、“政策成效”“访项目建设”等高频、深层问题,已按流程转办市直相关部门或县(市、区)研究解决,问题解决率达94.82%。
(三)总结经验“广覆盖”,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围绕此次大走访活动,工作专班积极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联合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服务实体经济的浓厚氛围。聚焦政策落地、企业发展、服务创新等关键领域,筛选出“陕州区法治护航工业强区”、“‘益企查’税务执法品牌”、“住建局供暖问题‘冬病夏治’典型事例”、“渑池县政银企座谈会”等15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通过编制案例集、通报表扬等形式,促进各单位之间的互学互鉴,推动好做法从“点上突破”向“面上推广”延伸,凝聚起服务实体经济的强大合力。
下一步,三门峡市将以此次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环境大优化,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更硬作风,全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