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铿锵步伐震撼天安门广场,当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的合作强音传向世界,有一支来自河南的 “电波卫士” 队伍,以 “一岗双责”的坚守、“双线作战”的担当,在京津两地无形的电磁空间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圆满实现无线电“零干扰” 目标,用专业与赤诚为两场盛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河南答卷”。
接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部署后,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以“最高标准定方案、最严要求抓落实、最实作风强执行”的姿态推进保障工作。组织政治素质过硬、技术能力精湛、实战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组建赴京、赴津两支专项保障团队,背起设备、整装出发,为两场重大活动的无线电安全提前筑牢 “防护网”。
盛夏的北京烈日炙烤,河南保障团队一进驻便开启高强度“实战模式”。队员们白天扛着便携式监测设备穿梭在长安街沿线的楼宇间、广场旁,逐点排查电磁隐患;夜幕降临后,又在闷热的移动监测车内紧盯屏幕,分析频谱数据直至深夜。他们用细致排查为大会指挥调度、电视转播、媒体报道的无线电信号安全扫清障碍。
与此同时,天津上合峰会的保障战场上,河南队员同样展现着“硬核”实力。技术人员携2辆移动监测车、4套高性能便携式监测设备进驻后,迅速投入关键区域电磁环境测试与保护性监测工作。11天的保障期里,他们开启“连轴转”模式,凭借对无线电信号的敏锐嗅觉和丰富的处置经验,队员们在日常监测中精准发现并锁定非法无线电信号,第一时间消除干扰隐患,为峰会期间的通信链路畅通筑牢“防火墙”。
30余个昼夜的连续坚守,河南“电波卫士”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从前期设备调试、方案细化,到现场监测、干扰处置,他们克服高温酷暑、突发暴雨等不利条件,始终以昂扬的斗志、严谨的态度守护着每一段频谱。
此次双盛会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不仅检验了河南省无线电管理队伍的技术实力与组织能力,更彰显了河南工信系统的使命担当。下一步,河南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将以此次保障为契机,系统总结实战经验,持续锤炼队伍专业能力,传承 “红色电波” 精神,不断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保障水平,为维护国家电磁空间安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河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