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焦作:煤城转型,制造业进阶丨河南制造业十年进阶④

发布时间:2023-03-14 11:52 信息来源:大河财立方

编者按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江苏代表团审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目前,我国制造业门类、品种齐全,下一步要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实现全面提升。国家将大力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郑州、洛阳、许昌、新乡、焦作等一批制造业强市纷纷脱颖而出。

为全面展示河南制造业进阶之路,大河财立方联合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2023全国两会期间,推出《河南制造业十年进阶》系列策划报道,立体展现河南城市制造业之变,助力河南加快制造强省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诗昂

当焦作煤矿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煤城”的故事又厚重了一些。


有过为全国输送3亿吨优质无烟煤的贡献,有过煤炭资源枯竭的困境,有过产业转型再造新优势的努力——再看焦作,高端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三大集群成为焦作发展的主力军。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焦作工业怎么干?


焦作市委书记葛巧红在“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深感焦作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将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计划,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在绿色智造中闯新路,争当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成为2023年焦作市政府工作报告的九项重点工作之一。今年,焦作将加快打造“356”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支撑焦作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产业体系。


图片

煤城转型


作为曾经的著名煤城,焦作曾为全国输送3亿吨优质无烟煤。而当煤炭枯竭时,发展面临困境。


时间来到2018年、2019年,焦作连续两年在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年度考核评价中获得“优秀”格次,受到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激励表彰。


采访中,大河财立方记者得知,在面临煤炭资源枯竭的困境时,焦作也经历了长时间的工业转型探索。


现如今被频繁提及的龙佰集团、多氟多等企业,正是在这一转型探索时期,迎来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突破关键时刻,摆脱了“传统企业”的标签。


“‘八年磨一剑’,我们自主研发的晶体六氟磷酸锂201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打破了国外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解决了锂电池核心材料的‘卡脖子’难题;经过长期的技术创新积淀,今年(注:2021年)5月,我们的电子级氢氟酸成功进入全球高端半导体供应链体系,成为合格供应商。”在上述发布会上,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颇有感慨地说。


此前受访时,谈及为何要转向研发六氟磷酸锂产品时,李世江介绍,当时多氟多在无机氟化工领域已经做到了全球最大,但企业持续发展也达到了阶段性天花板。然而,被称为氟化工领域“皇冠上的明珠”的六氟磷酸锂,当时全球仅日本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


“我们曾数次拜访日本厂家寻求合作,但对方既不接受参观学习,也不出卖技术专利。”李世江介绍,寻求合作未果后,企业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最终经过8年多的摸索,六氟磷酸锂成功在中国实现了产业化,打破了国际垄断,出口到日韩等海外市场。


作为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的另一领军企业,龙佰集团自2021年开辟新能源锂电池材料赛道,两年来各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位于中站区的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一期5万吨/年生产线,自2022年4月份正式投产以来,产量持续攀升,顺利实现达标达产,且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形势喜人。二期5万吨/年项目建设也快速推进,建成投产,年产能已达10万吨。


“至此,公司磷酸铁产品规模跻身行业前五。目前,三期10万吨/年项目正在快速建设中,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末建成投产。”龙佰集团董事长许刚介绍。


在多氟多、龙佰集团等企业实现单点突破之时,焦作市抢抓时机,利用良好的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基础,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链条,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等领域布局了大批高质量项目,锂电材料产业已在焦作形成了集聚态势。


目前,焦作市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已形成涵盖正极、负极、电解液三大板块,贯通从基础化工原材料到动力电池再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条。


就产业发展态势来看,焦作市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在多个细分领域已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影响力。截至目前,焦作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相关企业由14家增加到39家、产品由16种增加到30余种,规模达到300亿元。


以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为代表,“老工业”正因为转型发展而展现新活力。


图片

质效突破


“成为关键环、中高端”,是焦作市工业转型过程中始终孜孜以求的目标。而现实确也如此。


“近年来,焦作市工业高端化发展强力推进,我们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不断实现突破。”焦作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工业产品有9个,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产品有11个,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产品有26个。


在这个过程中,焦作市建成了国家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造纸装备制造基地、河南省首批生物产业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绿色化,是焦作工业转型的另一个鲜明特点。


在绿色化水平提升方面,焦作获评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9家、绿色园区1个、绿色产品9种、绿色供应链4家,省级绿色工厂12家、绿色园区1个、绿色产品8种,绿色供应链3家,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3家,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级“四绿”建设全覆盖。


企业奋发,单点突破固然重要。更好引导、助推企业、产业发展,仍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


在焦作,通过加快实施大企业集团为引领、规上企业为支撑、“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中小微企业为基础、上市企业为突破的“添翼计划”,聚焦“2122”企业梯次培育工程,焦作已经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集群。


目前,焦作市营收超100亿元制造业企业3家、龙佰集团连续5年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超亿元企业30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重点“小巨人”企业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5家、全省第4;一批产品世界领先,如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产销量全球第一,中原内配的汽缸套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龙佰集团钛白粉产销量全球第一。


不只是规模的扩大,还有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可以看到,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钛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入选全省首批和第二批产业研究院,河南省氟基功能新材料创新中心为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


“此外,我们突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全市数字化转型正向基础更牢、结构更优、动力更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焦作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


目前,焦作已成功创建省级智能工厂(车间)36个,智能标杆企业5个,省级以上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1个。多氟多“5G+氟化工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被评为“全国百强”,成功承办全省5G产业推进会。


图片

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焦作工业怎么干?


上述发布会上,葛巧红表示,去年(注:2021年),焦作以“十大战略”为引领,组织力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焦作的工业发展历程,对近10年产业发展作了详尽分析,深感焦作必须进行转型升级,确立了“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计划,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在绿色智造中闯新路,争当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的思路和目标。


去年12月底,焦作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工业强市,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以打造“356”特色产业集群为引领,提档升级优势产业,全力建设“一城、一都、一基地”,重点培育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实施未来产业重点示范工程,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在随后召开的焦作市两会上,焦作市政府工作报告就2023年焦作工业如何发展,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图”。记者注意到,“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成为2023年焦作市九项重点工作之一。


“加快打造‘356’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支撑焦作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产业体系。”焦作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具体来看,加快优势产业树标引领。立足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汽车零部件三大优势产业,全力打造“一城一都一基地”。促进新兴产业集聚成势。聚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推动创新突破和融合应用,构筑产业发展新体系、新优势。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实施未来产业重点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氢能与储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推动数字经济赋智赋能。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网络强市、数字强市。


“转型发展的新实践让我们对焦作工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要求指引下,焦作工业经济一定能够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在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挑大梁。”葛巧红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