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全省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厅职责,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新材料产业政策引导
一是培育新型材料产业集群。2021年10月,我厅推动出台《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5年)》,围绕培育新型材料万亿级战略支柱产业集群,提出打造先进钢铁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链、壮大可降解材料等产业链,利用现有产业政策、财政专项资金等,着力支持重点企业、项目、载体平台等发展建设。二是实施材料产业优势再造和换道领跑计划。2022年7月,为夯实先进制造业发展底盘,促进材料行业提质升级,起草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年)》。针对“可降解材料”提出:“大力发展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羟基乙酸、聚碳酸亚丙酯、生物可降解聚酯、聚乳酸和淀粉基等可降解材料,加强产业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全国最大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基地”。组织实施创新生态提升、核心关键技术、补链强链延链、重大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绿色低碳转型、标准质量品牌、融合创新应用8个重点攻坚行动,通过加强组织实施、政策协同、要素支撑、人才引育和制度创新,保障计划推进实施。三是支持可降解材料行业自主创新。2022年3月,我厅成立第二批15个产业研究院,其中涉及可降解材料行业2个,分别是由宏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及由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
二、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任务分工主要涉及推动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和绿色设计产品申报工作。一是全面开展全省塑料行业摸底调查。2020年,开展了全省塑料制品行业调研,重点对生产淘汰类塑料制品的企业进行产能摸排,引导相关企业及时做好生产调整,促进企业技术装备改造提升和转型发展;2021年11月,针对可降解塑料行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河南省可降解塑料产业调研报告》上报省政府。报告梳理了产业链长短板,分析了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产业延炼、补链、强链的措施和有关建议,并对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供应能力和市场需求进行了初步评估,为我省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实施可降解塑料制品更大范围应用替代提供了支撑。二是召开可降解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2021年10月,在濮阳组织召开全省可降解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宣贯禁限塑政策,引导相关行业研发生产可降解塑料产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培育综合利用规范企业。2021年以来,共培育5家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列入国家规范条件公告管理,实现废塑料再生13.14万吨。对171家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调查摸底,有47家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运营正常。四是参与禁限塑立法。今年5月,省人大将《河南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由调研项目调整为审议项目,加速了立法进程。我厅先后参加立法论证会、座谈会3次,回复征求意见2次,从推动替代产业发展、加强政策与资金支持、开展全生物降解产品认证、防范虚标伪标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三、推动可降解材料(塑料)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厅将结合您的建议,立足现有基础,发挥产业优势,着力培育壮大可降解材料(塑料)及制品产业,为禁限塑工作提供坚强支撑。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贯彻落实现有财政支持政策。充分运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基金,对可降解新材料企业技术改造、研发创新、人才引进、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等给予支持,推动我省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二是持续推动禁限塑立法工作。继续配合省人大法工委研究制定《河南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为全面深入贯彻实施禁限塑政策提供法律依据,推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减量,为可降解材料制品推广应用打开市场空间。三是研究制定可降解材料发展规划。根据前期工作安排,我们已初步起草了可降解塑料产业培育行动计划,随着我省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我们将根据《河南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要求,研究起草可降解材料发展规划,明确可降解材料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围绕加快技术攻关、强化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协同、加强市场推广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以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科新投新材料等重点企业为龙头,以鹤壁、濮阳、周口、漯河等集聚地为重点,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可降解材料生产基地,打造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
2023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