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节”尽所能,向“绿”而行。曾经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三高”工业企业,如何焕发健康态、生产健康品?绿色低碳转型,是一道数学题,低消耗、低排放是减法,高效率、高效益是加法。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面向全省遴选了一批2022年度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则是我省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解题高手。
这些标志性项目应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制造业绿色发展经验做法。为此,大河报·豫视频将推出“向‘绿’而行”系列报道,联合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走进节能绿色低碳企业制造一线,讲绿色故事,解读绿色低碳政策,认识这些向“绿”而行的标志性项目所在企业。
河南孟电集团蔬菜工厂实景
【典型】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有绝活
利用CO₂合成甲醇,相当于间接种树?
2020年7月,安阳顺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启动了利用二氧化碳制绿色低碳甲醇联产LNG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去年10月已经基本竣工。目前,试运行仍在继续,负荷逐步增加,已经达到设计负荷的80%水平。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达产后,利用CO₂合成甲醇,年直接减排CO₂16万吨,与传统煤基一氧化碳制甲醇工艺相比间接减排CO₂55万吨,这相当于增加55万亩森林面积。
这是河南省2022年度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之一。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报记者,近些年来,我省深入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推广应用节能降碳先进技术。这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紧扣制造业各环节,应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制造业绿色发展经验做法,为同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树立了标杆。
此次遴选的2022年度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全部是已经建设完成且投入运行的。根据要求,项目建设运营企业要强化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意识,面向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绿色低碳制造技术宣传推广,加速引领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此次遴选的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可谓是各具特色。它们分别是郑州方信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1万吨电熔刚玉砖和6千吨烧结锆质砖建设项目,安阳顺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利用 CO₂制绿色低碳甲醇联产LNG项目,河南永昌硝基肥有限公司的浓硝酸生产线退城入园及节能改造项目,河南孟电集团有限公司的水木孟电碳中和示范工厂(一期) ,河南盖森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副产石膏高值化利用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的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潢川荣丰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的年产4000万米功能面料项目 ,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的基于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锅炉行业远程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铅蓄电池减排增效绿色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工程),济源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的年减排万吨级CO₂和钢渣资源化利用,河南金马中东能源有限公司的年产180万吨焦化项目。
河南四通锅炉有限公司
【转型】我省工业发展绿色底色渐亮
曾经的“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焕发了年轻态。作为工信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河南省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是我省同时具有工程咨询、安全评价、环境评价、节能低碳评价、绿色评价等业务资质的综合型咨询服务机构。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卢中强为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提供了一个较为直观的例子。济源钢铁公司是国内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优特钢棒、线材生产基地,近些年来河南冶金研究所为济源钢铁的转型提供了多项技术咨询支持。如今,企业已实现超低排放,形成年节约能耗30万吨标准煤的能力。整个工程完成后,公司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由原来的1.85tCO₂/t降低至1.7tCO₂/t。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指出,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也是我省十大战略之一。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赵宏太介绍说,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绿色低碳转型战略,通过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开展工业节能监察、能效水效对标达标等基础性工作,坚决守住绿色发展底线;推动工业节能诊断及能效水效“领跑者”等工作,提升绿色低碳发展上限;同步实施绿色制造、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业污染防治等工作,培育一批绿色工厂、再生资源规范公告管理企业等绿色制造主体,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装备应用,推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发展。“十三五”期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42.16%,助力企业绿色降本增效,增强绿色制造核心竞争力。
河南孟电集团水肥一体化项目
【分析】工业门类齐全、结构尚待优化
河南是工业大省,也是制造业大省。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在中部地区,我省的工业门类齐全,拥有产业分类中的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207个工业中类。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分析说,目前,河南省电力、煤炭、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较大,能源外引比重较高,全省工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情况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以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工业绿色低碳支撑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有待加强。
卢中强则认为,我省的能源消费结构偏煤,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尤其是煤炭比重较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较低。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不充分,绿色低碳产业、产品的产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我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起步较晚,缺乏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优化。
工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工作方案》提出了目标,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城乡建设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突破一批绿色低碳核心关键技术,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5%以上,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5%以上,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6%左右。
济源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
【方向】打造绿色制造体系需多方助力
河南工业,向“绿”而行。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近些年来,我省出台了多项与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
《河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提高工业领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我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统筹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组织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十大行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推进工业节能减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提供坚强支撑。
宋向清说,河南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形势整体是不错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政策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力,陆续出台的若干支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正在转化为工业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撑力。而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河南省也在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正在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的单品+智能设备
为此,宋向清建议说,应加强我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设计和协调,引领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同时,应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和激励,要给予它们更多的要素保障,要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机制。当然,还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转化、应用等,是实现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保障。我省要实现工业绿色发展,也要有一套科学的专业技术和高素质人才团队支撑。
卢中强建议说,政府部门应科学规划,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遴选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加速企业绿色化改造,对高耗能行业和传统产业实施产业升级和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支持节能降碳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装备大型化改造,推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