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信阳预制菜高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经我厅会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来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消费升级和饮食结构变化,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据统计,2021年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2022年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未来我国预制菜市场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对于食品工业转型升级和换道领跑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以来,我省出台《河南省加快发展预制菜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基地;出台《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提出将实施预制菜省级行动作为重点任务,建设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今年,我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为目标,统筹发展与安全,聚焦提升重点产业链基础高级化和现代化水平,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的原则,培育预制菜产业链。依托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巩固提升预制菜产业规模,着力补齐预制菜生产过程中技术和装备短板,加快预制菜研发基地和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推动预制菜产业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涉农供应链金融,持续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如,中原银行针对信阳 “两茶一菜”工程,深入调研信阳菜市场情况、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信阳菜快贷”,已累计投放8笔1485万元。建设银行创新“产业链快贷”,为农业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支持了省内粮食种植、肉羊养殖、饲料、化肥等多个行业,已为78户产业链农户授信6245万元。
下一步,我厅将根据工作职责,积极采纳代表的意见建议,结合信阳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总体部署,联合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预制菜产业链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豫政办〔2022〕97号)文件精神,以本次产业链培育为抓手,充分发挥我省预制菜产业基础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扩大产业规模,壮大市场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完善产业生态,加快一二三产协调联动,推动预制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培育我省食品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二、支持信阳及所辖县区制定特色预制菜标准。对征集到的预制菜地方标准申请项目,组织专家开展评估,对符合地方标准立项范围的申请项目优先下达立项计划,对急需的地方标准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引导制定包括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管理等内容的各类标准,制定发布具有河南省地域特色的预制菜产业系列标准,逐步完善标准体系,以标准化助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团体牵头制定团体标准,指导龙头企业制定主要技术指标高于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持续支持企业提升标准质量。
三、加大宣传推介。支持信阳市举办预制菜产业论坛、行业大会等活动,组织开展展览展示、供需对接等,推动信阳市预制菜产业上下游企业产销对接,提升信阳市特色预制菜品牌知晓度和影响力。开展信阳特色预制菜年度评选活动,利用主流媒体、新兴媒体,策划吃货节、年货节等宣传活动,传播预制菜话题。
四、加强金融支持。围绕信阳菜及预制菜产业发展特点及金融需求,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在贷款利率、担保条件、贷款期限等方面制定差异化政策,发展首贷、信用贷以及与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中长期信贷。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五、加强预制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主体责任,夯实企业食品安全基础。推进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设,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职责以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年总结”等制度机制,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坚持扶优逐劣,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充分发挥市场监管体制优势,整合运用信用监管、广告监管、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稽查等监管资源和职能手段,强化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预制菜产品监管力度,严厉打击 “黑作坊”和假冒伪劣等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净化市场环境。指导预制菜市场经营企业完善产品标准,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规范委托加工等生产经营行为,守牢食品安全红线底线,为企业、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根基。
2023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