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工信办案〔2024〕25号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0111号 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1-03 10:13 信息来源:厅无线电管理局

  苏公瑾委员:

  首先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尤其是无线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省无线产业发展的提案》由我厅单独负责办理。收到该提案后,我厅高度重视,专门指定厅无线电管理局牵头研究办理。通过对提案的研究办理我们认为,您在提案中精准指出了无线产业的概念与划分、河南省无线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符合河南实际,对推动我省无线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以《关于推进我省无线产业发展的提案》为契机,把推动全省无线产业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抓好抓出成效。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无线产业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无线经济是以无线电频谱作为先导性关键生产要素、以无线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无线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与治理模式的经济形态。无线产业是无线经济的基础,其赖以支撑的无线电频谱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关乎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安全。无线产业不仅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又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也涵盖量子通信、低空经济和深海经济等未来产业。加快无线产业发展,对于我省深入实施“十大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和形成5G、车联网、北斗卫星导航等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辟量子通信、低空经济等发展新方向、新赛道,打造新质生产力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扎实推动全省无线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为目标,统筹发展与安全,聚焦全省“7+28+N”重点产业链,加快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群链为鲜明标识的现代产业体系。我省无线产业及相关制造业虽然在低空无人机、卫星导航、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有一定的产业优势,但基于基础制造业的生产通信、广播、定位、发射、检验监测设备等各类无线技术设备、系统、终端制造服务等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企业和重大项目、关键核心技术和人才缺失,推动全省无线产业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一是要完善无线产业及相关制造业链群培育机制。找准无线产业、行业在全球全国的位次、水平,厘清长板短板,建立工作专班,明确发展思路,制定行动方案。编制产业、技术、人才、装备“四图谱”,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短板、重点创新平台、重点推进事项“六清单”,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二是要加强无线产业及相关制造业链群招商。按照锻长板补短板清单分链完善招商项目库、目标企业库、客商资源库,强化集群招商、龙头企业链式招商、股权投资招商等,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压实各地先进制造业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责任,强化以商招商、资本招商、群链招商、央企招商,力争签约一批无线产业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三是要推动无线产业及相关制造业自主创新。集聚无线产业各层面优势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针对产业链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卡脖子”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突破,确保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型创新联合体等,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耦合。四是要建立无线产业及相关制造业梯次培育机制。对无线产业重点群链上的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分类建库、靶向培育,做强产业链领航企业,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

  三、切实强化全省无线产业要素保障

  一是加强政府资金引导。统筹工信、财政、科技、军民融合等各项政策,综合利用股权投资、贷款贴息,事后奖补等方式,对无线产业给与倾斜和重点支持。二是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无线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无线产业重点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和发债融资,发挥省产业基金作用,促进无线产业更多重点项目落地;三是依托“万人助万企”活动,提升无线产业现代化水平。围绕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攻难点、通堵点、除痛点,全面提升无线产业竞争力、创新驱动力、价值创造力、投资牵引力、生态支撑力。四是依托“中原英才计划”,制定发布无线产业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清单,精准招才引智,吸引高层次人才向无线产业集聚。

  以上答复,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6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