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把握四个环节 扎实开展惠企政策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7 10:54 信息来源:省“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专班

  商丘市针对走访中企业反映的惠企政策相关问题,分东、中、西三个片区组织开展惠企政策宣讲活动,通过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切实提高企业政策知晓度,让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一是“精”研判。结合企业反映的对惠政策掌握不全的问题,市工作专班对120余条问题线索深入分析,整理出7个方面惠企政策清单,为针对性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惠企政策宣讲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慎”选题。结合惠企政策清单,积极对接相关市直部门,最终确定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6个部门涉及的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条件、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增值税税收等政策为宣讲主题内容。三是“细”打磨。专班就宣讲内容与相关单位反复沟通,及时跟进。各相关市直部门抽调单位业务骨干,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确保把每项惠企政策讲准、讲透、讲全。四是“重”实效。汇编惠企政策课件成册,印制500余份并附讲师联系方式,保障培训高标准推进。

  周口市深入走访服务企业 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7月1日,周口市市委书记张建慧、市长詹鹏到河南中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调研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工作,张建慧、詹鹏走进生产车间和研发中心,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等情况,就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听取意见建议。张建慧指出,机器人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要把握形势、发挥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强化数智赋能,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坚持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做强做优主导产品。市直相关部门和川汇区要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支撑保障,更好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探索更加科学的投资运营模式,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广、应用,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三门峡义马市迅速掀起助企服务工作高潮

  为推动助企服务工作高效开展,义马市多措并举,推动活动走深走实。

  一是高位推动,专班引领聚合力。迅速成立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麒为召集人,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等15个单位为成员的专班,统筹协调工作推进。二是明确分工,任务分解明责任。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领导包联企业情况,对走访企业进行精细化任务分解,将全市63家工业企业、12家服务业企业、19家建筑及房地产企业、86家批零住餐企业,共计180家企业细化分解至27名县级领导、14个责任单位,形成“领导包联+部门联动”的责任体系。三是深入一线,走访调研解难题。活动开展以来,各包联县级领导和成员单位负责人迅速行动,围绕“十二访”内容,在不干扰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下,轻车简从深入包联企业(项目)一线开展调研走访,宣传惠企政策、倾听企业诉求。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当即协调解决;无法现场解决的,及时梳理形成《问题清单》提交至工作专班交相关单位办理。目前已累计收集企业问题6个,均已妥善解决。

  郑州新密市走访服务精准纾困力解企业“急难愁盼”

  近期,郑州新密市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通过一线走访、现场办公、联动协调等,推动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从助力耐材企业拓展市场、支持商贸企业优化布局到推动技术难题协同攻关,一系列举措体现了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和营商环境的优化,切实将服务企业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针对部分耐材企业反映订单不足、产销不旺,效益下滑等问题,组织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新密)耐火材料交易洽谈会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论坛,邀请行业专家举办专题研讨会和耐材产品展,为企业提供产品展示、沟通洽谈、技术交流平台,帮助企业拓市场、增技术;针对金海商贸反映的新店选址问题,走访工作组靠前服务,指导金海商贸家电业务线上线下同时铺开,协助企业新开 2 家线下门店,协调减免房租;针对郑州晟铂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产品技术壁垒问题,市工信商务局现场联系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专家教授,探讨研究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促成双方就利用废弃石英砂模具生产水泥地砖技术达成一致合作。

  ★助企服务

  洛阳市公安局深化“万警助万企”锻造护航发展“主力军”

  为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洛阳市公安局锚定“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定位,以“万警助万企”活动为载体,纵深推进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全面释放便民利企政策红利,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一是精准纾困解难,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领导包联+驻点帮扶”机制,全市1200余名民警对口服务1235家重点企业及项目,通过“警企恳谈会”“入企大走访”精准摸排需求。今年以来,共帮助化解问题、风险隐患1700余个。二是风险联防共治,筑牢安全“防火墙”。以“枪爆安全隐患清零”为目标,推行“一企一警一策”风险防控模式,对辖区内涉枪涉爆从业单位采取单位自查、日常检查、随机抽查、系统巡查等方式,逐环节排查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检查宾旅馆5000余家次,娱乐场所500余家次,复印店450余家次,查处行政案件60余起。三是法治护企增效,亮剑犯罪“零容忍”。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合同诈骗等涉企犯罪,侦办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1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人;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活动,立经济案件6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全量复核评查在专项行动工作范围内的涉企案件980余起,整改问题案件100余起,整改问题数100余个。

  新乡市创新“信用代证”模式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新乡市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破解企业开证“繁、难、久”难题,全力助企降本增效。一是聚焦机制创新,强化政策引领。印发《新乡市经营主体专项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实施方案》,推动全市42个涉证领域部门不再单独开具相关证明,在企业融资、申报优惠政策等5类高频场景率先推行“信用代证”,实现“一份报告代替一摞证明”。二是深化协同联动,夯实服务保障。市发展改革委、市行政审批局联合开展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业务培训,组织信用代证政策宣讲,详解报告办理、打印流程,通过政策解读与实操培训“双轮驱动”,提升部门协同效率。三是优化服务供给,提升办事体验。线上依托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信用新乡”网站设专窗;线下于市市民服务中心设服务专窗,配备办理指南手册与24小时自助打印设备。截至目前,已累计为经营主体办理624件信用代证事项,大幅压缩办事时间,获企业广泛认可。

  许昌市成立企业纾困服务中心

  6月26日,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许昌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共同成立的企业纾困服务中心在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挂牌,并开展工作。

  企业纾困服务中心是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该平台主要为困境企业及其相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破产相关咨询、破产程序指引、企业重整价值识别、预重整和庭外重组、破产衍生诉讼多元解纷、府院联动等一系列综合性服务。

  企业纾困服务中心的成立,是许昌市深化破产制度改革、提升破产案件处理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一步。通过服务中心的专业性、个性化前端咨询服务,整合资源、精准服务,实现引导分流、指导企业自救等价值功能。对实现企业破产前端与破产审判的有机衔接,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方式妥善化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资源有效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